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

鄭立:為何「不患寡而患不均」?


【明報專訊】2015-08-29

《論語》中有一段:「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強弱不是問題,分配不均是一個問題;
貧窮並不是問題,人心不安更是問題。

如果分配平均,就並無貧窮,社會和諧,和諧的社會安穩而不虛弱,不會走向動盪。

這段話有很多解釋的空間。這幾句的重點,在於第一句,「患不均」,就是說收入不均會導致後面的結果,在20世紀,這就觸及一些非常敏感的問題,就是左派思想和社會主義。是各種爭議甚至戰爭的導火線。

去到這點是最常出現的誤區,我們很容易就理解成,不均會導致「妒忌」。也就是說,弱勢者妒忌優勢者,所以引致問題。這有部分是對的,卻不是事情的全部。 

那很容易會落入覺得問題全在弱勢者的身上,是他們不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跑去妒忌人,這就會變成一種「責怪受害者」的風氣。你抱怨這麼多不如多賺錢?而在香港,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是不少的。弱勢者不可能全然沒有責任,但也不可能是唯一責任者

強勢者變「麻木」 不察不均之存在

假設不均引起弱勢者的妒忌。妒忌導致不安,那也不意味着不均對強勢者,就沒有影響。強勢者在不均中,會產生的負面情感,叫作「麻木」。得益者覺得自己目前的待遇是理所當然,不察覺不均存在,也無法理解弱勢者的感受,覺得他們的抱怨莫名其妙,無風起浪。因為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裏,活得也算舒適滿意,也叫付出過努力,覺得別人也應該沒什麼好抱怨的。

也就是說,他們無法感受到社會和經濟正在出現問題。這才是事情的全貌,不均會導致兩方面的事情,受害者妒忌,得益者麻木。兩者皆會引致社會動盪。

我們很常知道妒忌是一種負面情感,卻不知道麻木也是一種負面情感,因為人很容易知道自己在妒忌,卻很難知道自己在麻木。但要辨認其實也不困難,如果有人說出類似「我不明白他們為何會不滿」這種話時,大概就是麻木的患者了。

我們對麻木的欠缺理解,使我們解決不滿時,往往產生更多副作用。因為通常情况是,過去的受害者,他們的問題解決了之後,滿意了,他們就變成受益者。但他們卻同時也走向了麻木,看不到其他沒有被解救的人,而其他受害者則少了一群理解他們惡境的人,結果,當部分人滿意時,反而使社會進一步分裂。

有時須減自己利益 才得和諧社會

而偏偏我們對麻木這件事的警惕性是非常低的,因為我們的德育系統中,似乎很少把這點刻意提出來看。就是當自己的生活沒有問題,但其他人生活困苦不安時,我們需要正視和體諒他們的不安,有必要時,意識到,有時自己必須減少自己的利益,這樣,我們才能夠得到一個和諧的社會

否則,如果我們只是不斷叫人和諧、團結、和氣,卻沒有真心理解這些人,以及有覺悟要犧牲自己部分的利益,那不單不會促進和諧,反而在受害者耳中,只會聽到一些刺耳的風涼話,那這些話,本身就是麻木的表現。而這些話會產生完全的反效果,愈想要和諧,愈會令社會走向動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