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藏文寫本《般若經》回流

【明報專訊】中國海關昨日通報,拉薩海關所屬普蘭海關近日完成「漂流」在境外的國家一級文物《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會》(漢譯名)入境監管工作。
普蘭海關近日完成國家一級文物《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會》(圖)入境監管工作,該批文物共計12函,保存良好,因其獨特的書寫及繪畫藝術,具極高文物價值。(網上圖片)


該批文物是西藏廣為流傳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會》完整版,共計12函,藏文書寫。執法短片顯示,海關人員與西藏僧人開箱檢視、清點該批經書,再將經書送到寺院門口,由僧人列隊捧進去。


書畫獨特 海關未提外流背景


「海關發布」微信公眾號表示,文物經鑑定為11至12世紀的珍貴寫本,因其獨特的書寫及繪畫藝術,具極高文物價值,是中華文明瑰寶。通報表示,普蘭海關與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等地方部門建立「信息互通、執法互助、資源共享」協調配合機制,共同有序推動典籍核驗和專家鑑定工作,惟未提及該經書如何外流、從何處回流。


普蘭海關負責普蘭口岸與普蘭縣範圍內海關各類管理工作的執行機構。普蘭縣位於中國、印度、尼泊爾3國交界,普蘭口岸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一類陸路口岸,也是西藏對外貿易往來的主要口岸之一。


根據故宮博物院介紹,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總集《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般若經》,600卷,唐玄奘譯。書中分別記述佛陀說法的16次集會,稱「十六會」,每會之記述相當於一部獨立經典,記述該會情况與說法內容。其核心內容是闡述諸法性空的般若學說,所述性空無相的理論是各種大乘佛教學說的基本思想及重要教義,故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地位崇高,被經錄家列在大乘經典之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