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

宗教:命理科技結合

【明報專訊】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港人對它的印象大抵都是賭場,其實澳門政府近年也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同時,跟香港的藝術科技政策類似,澳門強調結合文化和科技,帶來新穎的旅遊體驗。

澳門文化局今年續辦「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主題為「命運的統計學」,探索科學、信仰及兩者的關聯;展覽現在來到最後階段,「本地策展計劃」中,由「埋欄文化 MyLand Culture」承辦策劃的「致__的啟示錄」於本月初開幕,用澳門的在地視角,回應今次雙年展的主題。

占卜問卦、堪輿鎮宅在澳門是平常事,佛教、道教、媽祖和基督宗教社群在這裏更是互相混雜;同時興盛的博彩業,令居民、遊客更熱切追問運氣、命運的安排。「致__的啟示錄」策展人之一林小雯,曾在紐約生活及工作多年,記得有一年回澳門,發現超過一半朋友都改了社交媒體的暱稱,原來大家都找了同一個算命師改名。她很想探索這種心態,「現在人工智能大躍進,大家都會用ChatGPT,但是科技未能回答所有問題,面對時局和際遇變化,人們會另找解答」。

年輕人拜祭成趨勢




另一策展人陸竹,過去10年間策展和製作過不同表演、視覺藝術及音樂項目。她讀過內地媒體《新周刊》後發現,內地寺廟的門票預訂人數中,接近一半是90後、00後,年輕人拜祭已形成trend(趨勢)。她想起澳門朋友在新年時,「如果覺得去年不順,就會想是否犯太歲,要去拜拜神先。也看到現在有很多身心靈、塔羅活動,這個時代有種焦慮,要用命理去解決」。

梳理信仰與科技界限

遞交策展計劃書時,她們把展覽暫名「X的人生啓示錄」,打算獲選的話,就委託AI命理師改一個全澳門運勢最好的人名替代「X」。但獲選後,她倆覺得留白更好,最終命名「致__的啓示錄」。其中的「__」可以是澳門,乃至世界上所有人;這個展覽用藝術方式,給每個人重新思考AI和信仰。

展覽中有7組澳門和外地藝術家的創作及委約作品,形式跨越遊戲、文字、繪畫、圖像、錄像和雕塑。比起雙年展主場展中藝術家大談史詩和科幻神話的作品,「致__的啟示錄」顯得輕可。兩個在澳門土生土長的策展人,從本地信仰和文化出發,透過新媒體作品讓觀眾沉浸、梳理信仰與科技的界限。

批判 好玩 反科技

陸竹稱,科技業和藝術在澳門還不算興盛。就展覽的主題,藝術家仍在探索自己的方向。整體而言,她觀察到3種取態。「有批判的,他們覺得科技未完善,會用作品帶出思考可以怎麼改變。」例如展中劉安妮的《人工智能玩具(開箱狂熱)》,她用機器學習的方式,輸入常見形容男女興趣的詞彙,再生成玩具。結果,性別偏見在這些玩具上被進一步放大。

有藝術家覺得科技是「好玩的」。澳門視覺人類學者張健文和波蘭藝術家Marta Stanisława Sala的《啟示》,假借聖經《啟示錄》殘本為創作藍圖,結合人類學語言研究及紡織工藝,製作一本來自「未來」的藝術書籍,裏面的未來象形文字投射在織物上,是後人留下的啟示。

陸竹續稱,藝術家對科技的第3種取態是「反科技」。「澳門藝術家樊燕君的作品是今次展覽中最不科技的,但我們仍然想擺出來。」《十二記》中的物件是生活元素,如鉛筆和燈柱,《壹圓》則是1澳門幣的硬幣圖案雕塑;都被裝進玻璃展示箱中,模擬博物館的展示方式。

近年3D打印盛行,完全沒學過雕塑的人也可以打印各種物件。但是,樊燕君仍手工雕刻出金屬文物。她認為,手工雕塑是不能被數碼化的博物館,是負載人類情感和記憶的物件。陸竹說:「大家在澳門都用電子支付,現金硬幣變得很不真實。《壹圓》上面有來自未來的年份,樊燕君在提問:未來還會不會用現金?」

看到展覽最後,梁臻的作品讓人會心微笑。他的電繪畫作名叫《命運的統計學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 2023 中最勁揪的這幅畫》,用細緻到像素級的數碼繪畫模擬雙年展海報,戲謔地宣告在當今時代裝神弄鬼的「偽術主義」已經到來。

■致__的啟示錄

展期:即日至11月30日(逢周二至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澳門漁人碼頭里斯本畫廊(新口岸友誼大馬路及孫逸仙大馬路)

網址:shorturl.at/acjX8

文:梁景鴻

編輯:林曉慧

設計:賴雋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