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

樣貌屬個人資料,市民意識不足不知道

【明報專訊】今次案件的騙徒訛稱試用應用程式,實際拍攝事主以完成虛擬銀行開戶要求。資訊科技界人士和虛擬銀行負責人均認為事件源於市民意識不足,樣貌也屬個人資料,可用作開戶、交稅等,不應隨便給人拍攝。

稱非技術問題 籲勿隨便被拍

虛擬銀行WeLab Bank行政總裁李家達指出,目前在虛擬銀行開戶會經人臉識別和活體認證,前者會比對申請人面容與身分證是否一致,後者會要求申請人在鏡頭前做「擰頭」等動作,亦會檢視光暗、反光位置,以確保鏡頭前的是「活生生」的人,為防止有人拿着他人照片或影片申請開戶,形容技術已非常專業和成熟。案中事主遭騙徒拍攝以做開戶手續,他認為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意識問題,公眾應知道若有人拍攝自己容貌可用作開戶、交稅等。他補充,今次事件不涉及WeLab客戶。

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不止虛擬銀行,不少大型銀行也可遙距開戶,問題在市民缺乏意識,應該教育市民「唔好隨便畀人影個樣」。

警方提到,需和銀行溝通交流後才能確定事主需否承擔貸款。大律師陸偉雄稱,就如遭人盜用信用卡案件,若能證明事主被盜用資料開戶,應可免除事主須還款的法律責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