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走上復常之路,並不容易。回顧一下,走上復常之路的起點,應是今年4月。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4月28日發表網誌,標題為「疫情明顯受控 踏上復常之路」。2022年是香港踏入抗疫的第3年,疫情在2、3月間大爆發,以人口比例計,死亡率曾飈升至全球最高。在極其嚴峻甚至惡劣的情况下,各項防疫限制措施變得非常嚴厲,包括「疫苗通行證」。在這被稱為「第五波」的疫情中,逾120萬人檢測陽性,未有檢測的感染個案估計更不止此數。與其他地方的經驗一樣,大爆發加快了疫苗接種,形成混合免疫力屏障(hybrid immunity),成為後來復常的條件。那是初階的復常,當時全民仍如驚弓之鳥,所謂放寬,只不過是讓學校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限聚令由2人改為4人、撤銷航班「熔斷機制」等。現在政府大手筆放寬,市民生活和生意經營才真的開始鬆綁。
過去兩年,筆者不時為文或接受媒體訪問,提出對具體防疫焦點的分析,也包含一些異議和批評,然而我對香港不時調整策略的大方向是認同的。我在2017年到中文大學從事倫理學工作,幾年間對社會議題多了一些對倫理的敏感度,這讓我有時會「預見」抗疫中的一些倫理問題,例如早在2021年1月,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推行之初,我提到,要注意數以十萬計無精神行為能力的人士(mentally incapacitated persons)無法「知情同意」,應當由誰決定接種與否?(〈新疫苗大接種:同步的倫理考慮〉,《信報》,18.1.2021)這個倫理題目未受當局注意,到院舍大爆發,才修訂指引亡羊補牢。回顧有助前瞻。
近期參加了兩場學術性的網上研討會,一場是本地加內地學者,一場是與台灣學者,都是綜述香港應對新冠疫情的倫理議題,有兩點觀察:
一、抗疫倫理議題具普世性,但在國際上關注的題目中,香港不一定成為焦點,例如疫苖分配與獲取的公平問題,又如呼吸機等醫療資源在緊絀時的分配問題,在社會上沒有討論。前者是因為香港的新冠疫苗供應充裕,後者則是因為我們慣常視醫療資源分配為管理上調配的問題。即使在3月時醫院病者滿地,病牀開到醫院門外,社會不能接受,議論的焦點仍然落在如何可以在運作上處理服務瓶頸。
二、香港抗疫期間出現倫理爭議時,焦點大多與切身的自由有關,包括工作權利、生活上的自由、強制接種疫苗等。整體而言,最常見的質疑是嚴厲而廣泛的限制是否合理和合乎比例。後者也是筆者評論時常用的角度。
復常之路 誰先受惠?
以上是回顧,前瞻又如何?現在香港復常進入直路,各方面也在鬆綁,生活舒暢了,市民旅遊的旅遊,敘舊的敘舊,還有什麼倫理問題?談倫理問題不是要堅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是維持活潑的敏感度和慎思,並且在復常階段發揮更大的同理心。應當注意,倫理的關注不光是為辯論道理,在中國傳統,孔子講「仁」,孟子說「不忍人之心」,都有同情和同理心在。
在香港復常之路,可以注意以下焦點。
誰先受惠:復常措施有多方面,不是人人同步受惠。我在醫管局工作時的上司梁栢賢醫生在臉書上點評「復常之路」,常能引導社會討論。近日他提到,11月一些大型國際活動陸續舉行,某些海外入境人士來港的檢疫要求獲得部分「豁免」,優先享受了「0+3」的寬鬆版。我看這是對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來賓的豁免。梁栢賢提醒,「太多豁免會給市民不公平和特權的感覺,試行之後應盡快普及」。
誰先受惠關乎「公平性」,這是一個明顯例子。為什麼國際金融領袖可以獲得「豁免」?因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香港非常重要。當我們提出這個理據,同時也就是說其他人的其他活動並不是那麼重要。任何政策也涉及對不同人群的對待,如果有差別對待並且涉及價值判斷,必須小心持守基本的公平原則。
院舍探訪:涉及「公平」的另一個問題是安老院的探訪規定。在第五波疫情,院舍長者死傷枕藉,成為集體的創傷記憶,因此有關院舍探訪的復常特別難被優先考慮,但是親人的探訪,包括餵食、陪伴、協助衛生上的照護等,對院舍長者的身心是十分重要的。現在絕大多數院舍長者,經接種或感染,已有相當的免疫力,若受訪的長者和來訪的家人都已完整接種,再加上到訪前快測,家人的陪伴其實並不會導致2、3月的那種再爆發。探訪長期受限制不准完全復常,與其他社交距離大幅放寬的情景形成反差,顯得並不公平。
「免針」條件嚴苛 有違公平
「免針紙」的情理:筆者支持接種疫苗,日常會規勸有猶豫的親友打針,指出本身有慢性病就更需要疫苗保護,但是另一方面我認為現行對豁免病人接種(「免針紙」)的指引訂得太嚴厲。醫生不評估病人就「賣針紙」屬嚴重專業失德行為,須嚴肅處理,但不要忘記,負責任的醫生是需要有足夠空間好好評估病人,才能判斷什麼是病人的最佳利益。現行指引把豁免接種的條件訂得非常窄,幾乎限於「絕對的禁忌症」(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s)如曾經敏感休克才可豁免。在正常臨牀服務,醫生是會同時衡量一些「相對的禁忌症」(relative contraindications)和病人的精神狀態。「疫苗通行證」是在第五波死傷慘重的情况下推行的,當疫情極嚴峻,接種率不足,有必要嚴限豁免,驅使市民盡快接種。它背後的最大考慮是為預防大爆發會令醫療系統崩潰。在大半年後的今天,復常已經來到社交距離幾乎完全放寬,人群歡快地聚集(例如慶祝萬聖節通宵達旦),聚集的實質風險很可能大過未接種的少數人士進入表列處所造成的風險。
我認為在復常階段可以適度放寬豁免條件,容許醫生衡量一些「相對的禁忌症」。這不僅是為病人陳情,根本還是一個「公平性」的問題。當幾百萬人享受完整的社交自由,為什麼某些病人要承受永久嚴苛的限制?
「0+0」難題:復常心切,吸引遊客心切,不少人催促馬上把入境檢疫要求降至「0+0」,有人更建議考慮取消抵港人士檢測的要求。後者是否明智,我覺得頗成疑問。決定復常的速度和徹底的程度,始終還是要基於良好的風險評估,要客觀看科學證據,其中新冠病毒的致重病率和致死亡率是重點。從大方向看,病毒從去年至今的確在弱化,這不單在國際上漸已形成共識,即使內地專家和官員也大致同意。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談廣州南沙新發展區的機遇時,就提到內地隔離要求早前從「14+7」縮短至「7+3」,是有鑑於「新冠病毒趨勢是不斷弱化、重症死亡個案較少」。
新冠「流感化」? 須審慎看待
病毒已經弱化到什麼程度?日本傳染病專科醫師忽那賢志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感染Delta病毒,確診Omicron的患者通常症狀都比較輕微,像是英國研究指感染Omicron住院的風險為Delta的三分之一、南非研究的發現相若,美國研究更指Omicron死亡率只有Delta的十分之一。這些數據預示新冠「流感化」是很可能會出現的,但目前它已出現了嗎?今年初,《新京報》辦了一場學者論壇,問「2022年新冠全球大流行會終結嗎?」,參加的兩位港大學者之中,一個樂觀一個審慎,對病毒弱化速度持頗不同看法。
台灣疫情在今年5月大爆發,之後逐步復常,面對的挑戰與香港有可比性。台灣防疫指揮中心的數據分析確認現時全台輕症、無症狀的確診者佔絕大部分,但醫學界仍不認為新冠已經「流感化」。據《TVBS》的報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雖然未來的確有可能走向流感化,但相信新冠肺炎的嚴重程度還是比流感強5到10倍,加上病毒弱化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不是短短2、3年就可以完全達到的效果。這是今年7月下旬的報道。近日我在與台灣同行研討交流時,感覺他們對「流感化」的提法還是很審慎。
表面看,「流感化」與否似乎是一個科學實證問題而不是倫理問題。然而現代倫理學對於複雜難題的分析,也不完全是純理性思辨,愈來愈重視與具體情况脈絡和客觀證據相結合。
兒童接種:政府在9月8日公布更新「疫苗通行證」安排時,提出要加強保護兒童,具體調整包括降低「疫苗通行證」的適用年齡,涵蓋5至11歲兒童。不少家長對此有疑慮,政府和醫學顧問專家尚未完整地說明理據,只強調「近期疫情非常嚴峻」,並數說「第五波疫情期間,我們錄得不少重症的兒童個案需要深切治療,其中累計共有6名年齡介乎3至11歲的兒童染疫後死亡,他們均未有接種或只接種了一劑疫苗」。這沒有很大的說服力,一來現在復常,疫情可控,並不像第五波那般嚴峻;二來市民缺乏有關幼童打針風險與得益的具體資訊。最新的官方口徑似乎是,要等到幼童接種率提高,香港才可考慮取消全民口罩令。把這兩者綑綁,無論是邏輯性或公平性都需要更好的說明。
以上是我最近思考香港復常路上與倫理有關的問題,希望香港防疫軟着陸時,各方面都能夠公平合理,以民心為念。
文˙區聞海(生命倫理學者、前醫療管理人)
編輯•王翠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