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跨代貧窮 不單源於語文問題
根據政府的《2016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况報告》資料,少數族裔多透過就業自力更生,但當中仍有64.7%貧窮人口來自在職住戶, 加上其族群家庭明顯較大,多居於4人及以上住戶,這亦加重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在職住戶難以安排時間進修及尋找較佳工作,較難脫貧,對其家庭成員的成長亦有影響,這加劇了少數族裔跨代貧窮問題。
筆者最近進行一項關於少數族裔就業能力的研究,訪問了數名少數族裔大學生,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語文障礙是影響他們未來就業的關鍵。而根據平機會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近50%少數族裔學生從未或很少與香港華裔人士交往。
背後深入的成因為何,我們正努力蒐集數據及展開訪問,希望了解更多,不過這個數字就絕對是一個警號,讓我們重新注視社會上這個群體的需要,而不是單單歸咎於語文問題。
居住環境與跨代貧窮
今年的炎炎夏日,氣溫動不動就超過攝氏35度,這對劏房住戶來說非常難受。而對於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及學習,對其學習效能的影響亦甚大。
劏房的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解決,但我們能否於學校及社區裏提供延伸的生活空間,讓不同居住環境的學生都可以有一個相對舒適的學習地方,而不需要困在狹窄的空間裏面,則是社區組織可以着手處理的事情。
連續兩年多的疫情,固然加劇了香港的跨代貧窮問題,但綜觀歷屆政府在貧窮議題上所作的努力,要有效緩解民生憂難,在整體的社福發展策略上還需要更多規劃;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改變思維,嘗試以不同視角去處理跨代貧窮這個課題。
提升志向信心 或比福利補貼更有效
在今年7月的時候,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National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發布更新版的「社會服務領域策略重點」(Social Service Sector Strategic Thrusts,簡稱4ST),當中的四大策略包括:(1)賦予個人、家庭和社區權力並使他們融入其中;(2)有效和有影響力的社會目的實體(social purpose entities);(3)關愛、協作和有影響力的社會服務生態環境(social service ecosystem);(4)着眼未來的社會服務部門。
過去多年來,我們都習慣將貧窮人口定型為「被幫助」的一群。而事實上,如何讓他們提升其志向,讓他們有更大的使命感,甚至讓他們有信心、能力成為幫助別人的一群,可能比起提供社會福利補貼,能夠更有效緩解跨代貧窮的問題。
作者是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執行總監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張樂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