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7-08-11
情境題﹕若你目睹一件意外,別人需要幫忙,在場有很多人圍觀,你會主動伸出援手,還是湊湊熱鬧就離開?很多人會選擇後者;另一情境,朋友聚會,你發現有朋友活得比你差,心裏會感到好過一點嗎?
不能否認,人的內心存在黑暗一面,但有些情况,未必如你想像中,是因為冷漠或壞心腸,而是來自一些自然的心理反應。
不能否認,人的內心存在黑暗一面,但有些情况,未必如你想像中,是因為冷漠或壞心腸,而是來自一些自然的心理反應。
■旁觀者愈多 出手救助率愈低
「只顧拍片袖手旁觀」、「冷漠途人只顧影相」,類似的新聞標題,不管是外國還是香港也時常出現。今年初有人在港鐵車廂內縱火,網上流傳多段影片,記錄了現場情况,網民轟一些站內乘客以旁觀者心態拍片影相,危急關頭未有施以援手。冷漠,難道是人的天性?
說到冷漠,1964年紐約發生了一宗轟動社會的謀殺案,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當時媒體報道,女子Kitty Genovese在暗巷被歹徒用刀攻擊致死,周圍住戶有38人目擊事件發生,但無人伸出援手,事件反映了紐約民眾冷漠無情。有學者因此研究人們冷漠無情的原因,衍生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及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等理論。案發後43年,有人質疑無法證實當時有38名目擊者,報道過度誇大都市人的負面性格,但一些研究亦證實「旁觀者效應」及「責任分散」的存在。
責任分散 期望別人處理
原來,人們會否伸出援手,關鍵在於現場目擊或涉及人數多寡;心理學家亦提出,人們產生助人行為會經歷的心理歷程,譬如當時情境有多清晰需要幫忙、自己有沒有能力、當事人是否需要幫忙等。
心理學研究者Bibb Latane及John Darley針對旁觀者問題,展開一項研究,其間做了一個實驗:受試者獨處室內,要透過室內的通話系統分享大學的生活,過程中,安排一人假裝癲癇症發作。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受試者認為只有自己知道事情發生,85%的人會前往協助;認為有四名受試者知道這件事情,施以援手的機率降至31%。實驗反映了「旁觀者效應」,在緊急情况下,旁觀者愈多,愈會降低我們出手幫助的機率。
另一刊登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性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實驗中,當受試者看到門縫冒煙,假如周遭沒有人,75%的人會觀察四周、尋求協助;若三個受試者在一起,只有38%會採取應對策略。
我是否應該幫忙?研究發現,當有別人在場時,採取行動的責任分散到所有人身上,每個人都期望或認為旁人會去處理,或者先觀察其他人的反應才決定是否要有所行動,造就了「集體冷漠」的現象。往後如果目擊緊急事情發生,別人需要幫忙,不要怕尷尬或被人批評為大驚小怪,在安全情况下主動提供協助,可能救人一命。
萬一有事需要人幫忙,現場又有很多人,與其說「有沒有人可以幫忙?」,註冊臨牀心理學家余文蕙博士建議,直接向某人提出要求,如「穿藍衫這位男士,可否幫忙報警?」、「穿紅衫的女士,請幫手……」,這樣,那人的責任變得清晰而作出積極反應。
■因別人過得不好而暗爽?自卑心作祟
撇除那人犯眾憎,早已讓人看不過眼;如果看到別人倒霉,自己心裏暗爽,這種行為看似不太君子,心理學家告訴你,這可能與缺乏善意或同理心無關,而是……
俗語有云﹕「人比人比死人」,但當心理威脅的情况出現,我們會不自覺與人比較。社會心理學有一名詞「社會比較」,余博士表示,「打個比喻,當我們參加舊同學聚會,有時會覺得自己成就不及別人,這種差距令我們感到自卑。當我們自尊心受到威脅時,如果與比自己更不濟的人比較,心裏會覺得好過一點,這叫做『下行社會比較』。有研究顯示,一個欠缺自信的人,較傾向透過『下行社會比較』去提升自己」。
心中判官貶低自己
缺乏自信及喜歡跟人比較的人,通常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愛自我批判,心底裏彷彿有一個判官,老是罵自己不行,貶低自己,久而久之令自信更為低落,常感到難過、羞愧和孤單。
如何改善?余博士以運動員與教練關係作比喻﹕假如你是運動員,有兩個教練給你選擇,一個常鼓勵你、支持你;另一個不停責備你、質疑你,你會選誰?常支持你的教練,可能反映你懂得自我關愛。有些自信不足的人或完美主義者可能會選擇經常責備自己的教練,「教練猶如內心的自己,適當批評,有助進步,但當責備成為既定模式,會影響人的心理質素和表現」。自信不足的人,內心是否有一個經常責備自己的教練?自信不足可能與性格或經歷有關,余博士提醒:「自我批判容易令人產生失敗感,增加自信可從關愛自己開始,做一個懂得鼓勵及並肩同行的教練﹗」
「只顧拍片袖手旁觀」、「冷漠途人只顧影相」,類似的新聞標題,不管是外國還是香港也時常出現。今年初有人在港鐵車廂內縱火,網上流傳多段影片,記錄了現場情况,網民轟一些站內乘客以旁觀者心態拍片影相,危急關頭未有施以援手。冷漠,難道是人的天性?
說到冷漠,1964年紐約發生了一宗轟動社會的謀殺案,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當時媒體報道,女子Kitty Genovese在暗巷被歹徒用刀攻擊致死,周圍住戶有38人目擊事件發生,但無人伸出援手,事件反映了紐約民眾冷漠無情。有學者因此研究人們冷漠無情的原因,衍生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及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等理論。案發後43年,有人質疑無法證實當時有38名目擊者,報道過度誇大都市人的負面性格,但一些研究亦證實「旁觀者效應」及「責任分散」的存在。
責任分散 期望別人處理
原來,人們會否伸出援手,關鍵在於現場目擊或涉及人數多寡;心理學家亦提出,人們產生助人行為會經歷的心理歷程,譬如當時情境有多清晰需要幫忙、自己有沒有能力、當事人是否需要幫忙等。
心理學研究者Bibb Latane及John Darley針對旁觀者問題,展開一項研究,其間做了一個實驗:受試者獨處室內,要透過室內的通話系統分享大學的生活,過程中,安排一人假裝癲癇症發作。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受試者認為只有自己知道事情發生,85%的人會前往協助;認為有四名受試者知道這件事情,施以援手的機率降至31%。實驗反映了「旁觀者效應」,在緊急情况下,旁觀者愈多,愈會降低我們出手幫助的機率。
另一刊登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性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實驗中,當受試者看到門縫冒煙,假如周遭沒有人,75%的人會觀察四周、尋求協助;若三個受試者在一起,只有38%會採取應對策略。
我是否應該幫忙?研究發現,當有別人在場時,採取行動的責任分散到所有人身上,每個人都期望或認為旁人會去處理,或者先觀察其他人的反應才決定是否要有所行動,造就了「集體冷漠」的現象。往後如果目擊緊急事情發生,別人需要幫忙,不要怕尷尬或被人批評為大驚小怪,在安全情况下主動提供協助,可能救人一命。
萬一有事需要人幫忙,現場又有很多人,與其說「有沒有人可以幫忙?」,註冊臨牀心理學家余文蕙博士建議,直接向某人提出要求,如「穿藍衫這位男士,可否幫忙報警?」、「穿紅衫的女士,請幫手……」,這樣,那人的責任變得清晰而作出積極反應。
■因別人過得不好而暗爽?自卑心作祟
撇除那人犯眾憎,早已讓人看不過眼;如果看到別人倒霉,自己心裏暗爽,這種行為看似不太君子,心理學家告訴你,這可能與缺乏善意或同理心無關,而是……
俗語有云﹕「人比人比死人」,但當心理威脅的情况出現,我們會不自覺與人比較。社會心理學有一名詞「社會比較」,余博士表示,「打個比喻,當我們參加舊同學聚會,有時會覺得自己成就不及別人,這種差距令我們感到自卑。當我們自尊心受到威脅時,如果與比自己更不濟的人比較,心裏會覺得好過一點,這叫做『下行社會比較』。有研究顯示,一個欠缺自信的人,較傾向透過『下行社會比較』去提升自己」。
心中判官貶低自己
缺乏自信及喜歡跟人比較的人,通常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愛自我批判,心底裏彷彿有一個判官,老是罵自己不行,貶低自己,久而久之令自信更為低落,常感到難過、羞愧和孤單。
如何改善?余博士以運動員與教練關係作比喻﹕假如你是運動員,有兩個教練給你選擇,一個常鼓勵你、支持你;另一個不停責備你、質疑你,你會選誰?常支持你的教練,可能反映你懂得自我關愛。有些自信不足的人或完美主義者可能會選擇經常責備自己的教練,「教練猶如內心的自己,適當批評,有助進步,但當責備成為既定模式,會影響人的心理質素和表現」。自信不足的人,內心是否有一個經常責備自己的教練?自信不足可能與性格或經歷有關,余博士提醒:「自我批判容易令人產生失敗感,增加自信可從關愛自己開始,做一個懂得鼓勵及並肩同行的教練﹗」
■路人出糗笑爆嘴 親人蝦碌笑唔出?
《笑笑小電影》裏頭各式蝦碌事件讓人發笑,日常生活看到別人出糗,褲子「爆呔」、失去重心把咖啡濺到別人臉上、低頭滑手機撞上欄杆等也覺得好笑,為什麼呢?
研究幽默的美國學者Peter McGraw及Caleb Warren,提出這是一種「良性違反」(benign violation)現象。如果察覺到一個違反常態,而又沒什麼大不了的情况,發生於陌生人或跟我們關係較遠的人身上,容易觸發幽默情緒而覺得好笑。相反,若發生在自己或親近的人身上,則不容易覺得好笑。不過,有趣的是,當這件糗事隨時間過去,我們又會覺得它好笑。試想想,有一天在街上,自己彎腰時褲子「爆呔」而尷尬不已,當時你一定笑不出來;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回想,卻又把它當成笑話看。
■發掘個人強項 活得更開心
如何關愛自己?可以先從認識自己開始。VIA Survey是免費的個人強項測試,由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及兩名心理學家,將240條條關於人性特質的描述,歸納成6種美德,包括智慧、勇氣、人性、正義感等等,並延伸出24個品格強項。
透過VIA測試,可以了解個人前五種最突出的人格特質。清楚個人強項不僅幫助我們了解自己,Martin Seligman認為,若能發揮個人強項於工作、家庭及生活等等地方,能夠更容易感到真實的快樂和幸福。
VIA測試(需註冊)﹕www.viacharacter.org
■VIA測試(節錄)
我很享受為朋友做些小事。
學習新事物時,我感到雀躍。
我經常為有趣的事而忙碌。
我甚少把怨恨藏在心裹。
■今期專家
余文蕙博士(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行政主任)
文:李佩雯
圖:李佩雯、網上圖片
編輯:王翠麗
feature@mingpao.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