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7-07-27
上周提過,最近網上瘋傳的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的一篇給中學畢業生的致辭,其中較少人引用的一段,同樣發人深省:
「你們確實應該做自己,只是你們得了解做自己的意義何在。除非你很完美,否則做自己不代表不用作出改變。」
「在某種意義上,你不應該做自己,而是應該變成更好的人。大家說『做自己』,是希望你們不要輕易順從外界要求你們成為某種人。」
「但除非你們了解自己是誰,或思考過自己是誰,否則無法『做自己』。」
如何做自己?
「做自己」(Be Yourself)是一輩子的功課:一方面要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另一方面被教育、環境和人生歷練塑造、建立和改變自己,為的是「做好自己」。這些大題目,我會以一連四周的文章與大家探討「做自己」的功課。
在我的記憶裏,小時候開始有「我」這概念,主要是來自周邊的人,先由家人說起。我有兩姊一弟,即排行第三。每次有親朋探訪,我都感到懊惱,因很少有人能記得起我的名字,「你是靜靜,不!思思,哎呀,不!諾希……」天呀,他們能說出其他三姊弟的名字,唯獨是我……
他們拍腦袋、搥胸、皺眉,怎也記不起我的名字;從懂事以來,我都看着這畫面「無限loop」。他們不是一次半次而是次次都記不起,到了十歲以後,我索性自動報上名來,或者放棄更正他們。
有些大人很不通氣,總愛問:「爸媽疼你還是弟弟多一點?」見我搖頭否認,便多插一刀,「一定是弟弟吧,他是唯一的男孩,是金叵羅。呵呵!」
這些不修邊幅的「口痕友」,低估了小孩子的智商和感受,不是一次半次而是次次見面都要如此這般地「追問」,在我的傷口上灑鹽!
為何偏心大姊弟弟,我呢?
於是我很快便被「喚醒」,觀察大人是否真的「偏心」。客觀調查發現,抽屜裏的照片,一大堆都是大姊和弟弟的個人照,但拍攝我的卻寥寥可數!
弟弟的滿月酒是兩天的酒席,好不誇張!而大姊和弟弟每年的生日,都分別會在酒樓設宴十圍,但排行中間的我和二姊,因生日只隔四天,便會一起慶祝。你心裏會說,「算吧,一起擺酒也挺熱鬧的。」非也,我們留在家中搞生日會,在樓下麵包舖買個最普通不過的雜果忌廉蛋糕,請十來個親友唱唱歌便了事。
後來我投訴多了,才有一年找來超群西餐廳,在家中搞「到會」,多請幾位不記得我名字的朋友來吃自助餐,順便慶祝家中大裝修竣工,故在最新加設的酒吧櫃上放了個大型冰雕,好不架勢!這算是一個最有體面的生日會。然而,爭取多年才換來一個夾雜數個慶祝目的之生日會,相比起弟弟和大姊的大排筵席,父母的誠意可見一斑。
我不時向父母投訴,但他們對中間小孩的感受不太上心,經常為自己辯護,說孩子太多,難免會分薄他們的注意和關心,他們也是這樣長大的。媽媽更愛說:「這是很正常的。小時候我媽說,老大和老小必定是寵兒,所以外婆總會把兩隻雞腿,分給最小的弟弟和最大的我。」
尋找注意和存在感
她這個經驗之談把偏心合理化,沒有半點反省!我發着晦氣反駁說:「你一向都是老大,怪不得不能明白排行中間的感受!」
一如大多數有middle child syndrome(中間子女綜合症)的孩子,我經常尋找注意、存在感和身分認同。年紀小小,我便會問自己:究竟我是誰?
年長八年的大姊自不然成為我模仿榜樣,我經常「跟出跟入」,很想獲得其認同。她不耐煩時,總愛說:「人做什麼,你做什麼,毫無個性!」
這句話恰恰說中要害——一個沒有人記得名字、時刻想獲得別人認同的小孩,只有瑟縮於牆角,遙望老大和老四的光芒,只能躲起來飲泣和自憐。我的個性是憤怒、妒忌和鬱結!
究竟我是誰?
考入中學,班中有一半人從原校小學晉升,早已形成自己的圈子。我成為了外來者,意味尋找新一輪身分認同的揭幕。
新環境和新社群,帶來新的遊戲規則。進入青春期的少年人,特別重視朋輩的認同和接納。那是一所女子中學,我要適應女孩子對關係的重視,還有多愁善感的糾結,畢竟大家都在找尋自己。
我與幾位較為合得來的同學閒談、「埋堆」,但很多時我都聽不明她們的話(很多都是是非和瑣事),有時亦覺無聊和低能。為了融入,我經常坐在一旁,時而悶不作聲,時而裝笑和扮投入,又怕被拆穿。有人會提出批評:「我們都坦白講出心底話,你光聽但不分享,很不公平,也令我們感到不安。」我聽得出她們暗示我是個自私和不願表達感受的人。
究竟我是誰?
「做自己」不是擋箭牌
現在每當聽到少年人或成年人,正為着一個「真」字,大言不慚地把自己的弱點說成是「真我」的表現,猶如有什麼大不了。我很想問他們究竟有多認識自己,是否把潮流鼓吹「真」拿來做擋箭牌和藉口,好讓自己逃避缺點。那些人愈是標榜原始的自己,愈是與自己脫節。他們的所謂「做自己」,背後只是畏縮、愚昧和無知!
故此,大法官所說的「除非你們了解自己是誰,或思考過自己是誰,否則無法『做自己』」,意味尋找自己、發現自我乃一個漫長的旅程。回答「究竟我是誰」,是沒有捷徑的。
(「做自己」系列/四之一)
■Profile
何靜瑩(Ada Ho)現為初創互聯網公司Paxxioneer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並為多間跨國企業、非牟利機構及學校提供領袖培訓課程,兼任香港大學榮譽助理教授。畢業於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並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取得公共政策碩士。著有《自我演逆》、《敢動人生》及《鋒芒筆露》。
文﹕何靜瑩
(Ada.Ho@Paxxioneer.com)
「你們確實應該做自己,只是你們得了解做自己的意義何在。除非你很完美,否則做自己不代表不用作出改變。」
「在某種意義上,你不應該做自己,而是應該變成更好的人。大家說『做自己』,是希望你們不要輕易順從外界要求你們成為某種人。」
「但除非你們了解自己是誰,或思考過自己是誰,否則無法『做自己』。」
如何做自己?
「做自己」(Be Yourself)是一輩子的功課:一方面要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另一方面被教育、環境和人生歷練塑造、建立和改變自己,為的是「做好自己」。這些大題目,我會以一連四周的文章與大家探討「做自己」的功課。
在我的記憶裏,小時候開始有「我」這概念,主要是來自周邊的人,先由家人說起。我有兩姊一弟,即排行第三。每次有親朋探訪,我都感到懊惱,因很少有人能記得起我的名字,「你是靜靜,不!思思,哎呀,不!諾希……」天呀,他們能說出其他三姊弟的名字,唯獨是我……
他們拍腦袋、搥胸、皺眉,怎也記不起我的名字;從懂事以來,我都看着這畫面「無限loop」。他們不是一次半次而是次次都記不起,到了十歲以後,我索性自動報上名來,或者放棄更正他們。
有些大人很不通氣,總愛問:「爸媽疼你還是弟弟多一點?」見我搖頭否認,便多插一刀,「一定是弟弟吧,他是唯一的男孩,是金叵羅。呵呵!」
這些不修邊幅的「口痕友」,低估了小孩子的智商和感受,不是一次半次而是次次見面都要如此這般地「追問」,在我的傷口上灑鹽!
為何偏心大姊弟弟,我呢?
於是我很快便被「喚醒」,觀察大人是否真的「偏心」。客觀調查發現,抽屜裏的照片,一大堆都是大姊和弟弟的個人照,但拍攝我的卻寥寥可數!
弟弟的滿月酒是兩天的酒席,好不誇張!而大姊和弟弟每年的生日,都分別會在酒樓設宴十圍,但排行中間的我和二姊,因生日只隔四天,便會一起慶祝。你心裏會說,「算吧,一起擺酒也挺熱鬧的。」非也,我們留在家中搞生日會,在樓下麵包舖買個最普通不過的雜果忌廉蛋糕,請十來個親友唱唱歌便了事。
後來我投訴多了,才有一年找來超群西餐廳,在家中搞「到會」,多請幾位不記得我名字的朋友來吃自助餐,順便慶祝家中大裝修竣工,故在最新加設的酒吧櫃上放了個大型冰雕,好不架勢!這算是一個最有體面的生日會。然而,爭取多年才換來一個夾雜數個慶祝目的之生日會,相比起弟弟和大姊的大排筵席,父母的誠意可見一斑。
我不時向父母投訴,但他們對中間小孩的感受不太上心,經常為自己辯護,說孩子太多,難免會分薄他們的注意和關心,他們也是這樣長大的。媽媽更愛說:「這是很正常的。小時候我媽說,老大和老小必定是寵兒,所以外婆總會把兩隻雞腿,分給最小的弟弟和最大的我。」
尋找注意和存在感
她這個經驗之談把偏心合理化,沒有半點反省!我發着晦氣反駁說:「你一向都是老大,怪不得不能明白排行中間的感受!」
一如大多數有middle child syndrome(中間子女綜合症)的孩子,我經常尋找注意、存在感和身分認同。年紀小小,我便會問自己:究竟我是誰?
年長八年的大姊自不然成為我模仿榜樣,我經常「跟出跟入」,很想獲得其認同。她不耐煩時,總愛說:「人做什麼,你做什麼,毫無個性!」
這句話恰恰說中要害——一個沒有人記得名字、時刻想獲得別人認同的小孩,只有瑟縮於牆角,遙望老大和老四的光芒,只能躲起來飲泣和自憐。我的個性是憤怒、妒忌和鬱結!
究竟我是誰?
考入中學,班中有一半人從原校小學晉升,早已形成自己的圈子。我成為了外來者,意味尋找新一輪身分認同的揭幕。
新環境和新社群,帶來新的遊戲規則。進入青春期的少年人,特別重視朋輩的認同和接納。那是一所女子中學,我要適應女孩子對關係的重視,還有多愁善感的糾結,畢竟大家都在找尋自己。
我與幾位較為合得來的同學閒談、「埋堆」,但很多時我都聽不明她們的話(很多都是是非和瑣事),有時亦覺無聊和低能。為了融入,我經常坐在一旁,時而悶不作聲,時而裝笑和扮投入,又怕被拆穿。有人會提出批評:「我們都坦白講出心底話,你光聽但不分享,很不公平,也令我們感到不安。」我聽得出她們暗示我是個自私和不願表達感受的人。
究竟我是誰?
「做自己」不是擋箭牌
現在每當聽到少年人或成年人,正為着一個「真」字,大言不慚地把自己的弱點說成是「真我」的表現,猶如有什麼大不了。我很想問他們究竟有多認識自己,是否把潮流鼓吹「真」拿來做擋箭牌和藉口,好讓自己逃避缺點。那些人愈是標榜原始的自己,愈是與自己脫節。他們的所謂「做自己」,背後只是畏縮、愚昧和無知!
故此,大法官所說的「除非你們了解自己是誰,或思考過自己是誰,否則無法『做自己』」,意味尋找自己、發現自我乃一個漫長的旅程。回答「究竟我是誰」,是沒有捷徑的。
(「做自己」系列/四之一)
■Profile
何靜瑩(Ada Ho)現為初創互聯網公司Paxxioneer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並為多間跨國企業、非牟利機構及學校提供領袖培訓課程,兼任香港大學榮譽助理教授。畢業於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並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取得公共政策碩士。著有《自我演逆》、《敢動人生》及《鋒芒筆露》。
文﹕何靜瑩
(Ada.Ho@Paxxioneer.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