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星期五

做人幽默有益身心 笑一笑真係更美妙


【明報專訊】2015-10-30

兩個獵人走到森林裏,其中一個突然暈倒,兩眼翻白、沒有呼吸。另一人連忙拿出手機求救,喘着氣說﹕「我的朋友死了!我該怎麼辦?」接線生回答﹕「請冷靜下來,首先,你確定他真的死了?」一陣沉寂,接着聽到一聲槍響。獵人再次拿起電話﹕「確定了,那現在呢?」

以上笑話,好不好笑?英國科學促進協會曾向全世界徵集笑話,並讓網民投票,以上的獵人故事獲最多支持。看笑話或周星馳的電影,有人會笑,也有人不覺得好笑,原因何在?如果你剛剛「嗤」一聲笑出來,大腦釋出的神經傳導物質,原來跟喝咖啡吃朱古力時一樣?怎樣的笑話才好笑?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生物醫學院教授,還有棟篤笑課程導師,為大家解開幽默和笑的疑團。

看笑話為何會笑?

當我們看到一則笑話,或遇到一件有趣事情,大腦經歷了什麼,最後令我們「嗤」一聲笑出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曾研究人們看笑話時發笑的原因,早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透過磁力共振,了解閱讀笑話時的「腦神經運作圖」,發現大腦理解過程快速而有規律,笑話可讓頭腦做體操。

羅傳意解畫﹕「人們會笑,是先經歷意圖解決問題,然後出現與預期不符合的衝突。換句話說,在我們固有的認知中,當笑話內容有新角度,嶄新的發現,甚至出現一些驚喜,就會令我們覺得好笑。」

估你唔到+新諗頭

羅傳意打個比喻,「有一個身材略胖的女士買蛋糕,店員問要切成四件還是八件?答案A『不用切』,答案B『你切四件好了,不用切八件,因為我在減肥』。答案B比答案A好笑,因為她以為切成四件,可減少吸收蛋糕熱量。當中包含了兩個元素,一是並非我們預計得到,二是答案加入了新看法。笑能增加腦內的多巴胺、胺多酚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是和幽默感最緊密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傳導快樂和興奮情緒;胺多酚則具鎮痛作用」。

什麼笑話才好笑?

《笑的科學》(Ha!: The Science of When We Laugh and Why)的作者Scott Weems,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認知神經科學博士,他指出,幽默最常見的表現方式就是笑,這都是因為大腦經歷衝突後所產生的副產物。什麼類型的笑話引人發笑?他有這樣見解,「殘忍不會讓笑話更好笑,而過於尖酸毒辣的笑點,因為不恰當的概念從一開始就出現,毫無衝突產生,若要猶疑這笑話恰不恰當,這笑點就失敗了。當笑點愈乾淨利落地引導出令人驚喜的結局,笑話就會愈好笑」。

笑臉是如何產生?

笑容親切燦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究竟笑臉是如何產生?

陳新安解畫﹕「當我們開心時,大腦會刺激肺部、橫膈膜、腹部肌肉和臉部肌肉等作出一些反應,例如臉部神經會刺激臉部肌肉,使嘴角的肌肉拉向上和向後,以及收緊圍着眼睛的肌肉,因而出現笑臉。笑也會刺激聲帶收緊,當肺部收縮時,空氣推進到聲帶處,令我們發出笑聲。」

愈幽默的人愈聰明?

黃以謙解畫﹕「面對不如意的事,最高層次是利用幽默來減低不開心的感覺或情緒,問題可能會迎刃而解。幽默的人之所以聰明,並非智商提升了,而是他們懂得利用幽默或笑來解決煩惱,人的自信和整體生活質素也會提高。」

假笑也可自我勉勵?

黃以謙解畫﹕「在行為心理學來說,笑是引發及提醒自己要有正面思維。如果不開心時,到鏡子前裝出笑容,看看自己的笑臉,感受那種感覺,有鼓勵自我作用。心理上的改變,對促進身心健康很有效。」

為何笑點人人不同?如何培養好心情?

羅傳意解畫﹕「如果人容易從新角度思考或接受新事物,思想開明、有彈性,會較容易懂得欣賞美好的事物和發現驚喜、因此容易笑。」

羅博士強調,同一件事,只要用不同角度去想,心情也會改變。「例如某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賣米粉,需要晴天時將米粉曬乾;孻女則賣雨具,雨天時生意才會好。下雨時老太太擔心,大女曬不到米粉,天氣放晴,老太太同樣愁容滿臉,擔憂孻女賣不出雨具。其實只要改變想法,放晴時大女能曬米粉,下雨時孻女可賣雨具,同一種天氣,換轉角度去想,心情便不一樣。」

幽人一默,發放正面信息?

羅振光解畫﹕「幽默有兩種,一種具諷刺意味,說話矮化別人;另一種則帶有鼓勵意味。前者會令『受害人』感到不快,比方說『今日天氣好,我們夠11個人不如去踢波?有人卻回應﹕得10個半人咋嘛,你這麼矮,怎算是一個人?』。而鼓勵意味的幽默,帶有正面信息。舉例,愛迪生發明電燈之前,曾失敗過千次,有次記者問他對失敗有何感受,愛迪生回答,『我沒有失敗,而是成功知道近千種不成功的方法』。

面對事情,人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個人能以幽默作為自我激勵,代表同一件事情,他不止一個看法。具鼓勵意味的幽默帶有正面作用,使人不容易放棄。」

■今期專家

羅傳意博士: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臨牀心理學家

陳新安: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院教授

黃以謙:精神科專科醫生

羅振光:《人際幽默學》作者、棟篤笑訓練班及幽默人際心理學課程導師

文:李佩雯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協力(AR技術):Moto Innovation Limited

編輯:屈曉彤

feature@mingpao.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