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

黎淑怡、程綺瑾、羅亦華、葉兆輝:主動建構防止學生自殺的安全網

【明報專訊】2016-03-14

過去9天有7名學生自殺身亡。經傳媒報道後,社會各界均感震驚、可惜。其中5宗個案包括兩名中學生及3名大學生,最年輕的只有11歲。我們不禁擔心,當其他學生從傳媒或社交媒體得悉事件後的反應。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傷心、難過,又或者感同身受,因為他們都同樣有機會受到學業、家庭、感情等困擾,不知如何是好。學生們可能已在朋友間或社交媒體中作出熱烈討論,而我們並不知討論內容是否能帶出珍惜生命的信息,以及社會資源能否有效回應他們的關注和感受。

故此,我們呼籲不僅僅是涉案的班級或學校,而是全港的學校都能主動與學生探討學生自殺事件,將此作為生命教育的課題。例如於周會分享老師的感受,帶出學生現在面對的困難及正面處理問題的方法,提供能協助學生的校內及校外輔導和精神科服務資訊,讓學生能尋求適切的幫助。同時,老師亦需要留意學生日常的情緒及行為,如遇到情緒受困的學生或留意到學生的表現與平日不同,便應主動並耐心聆聽學生的情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有需要時,轉介到駐校社工作出跟進。

營造開放環境 令學生放心說出困擾

一直以來,學校面對學生自殺的問題都採取一個較被動的態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主動與學生討論自殺事件是一個起點,積極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提升老師對防止自殺的知識及介入技巧亦不容忽視。就我們與學校的協作經驗中,有些學校並不希望直接談論「自殺」這課題,就算曾有學生輕生的學校,亦未必願意安排預防自殺的講座給學生或老師。這種集體層面對「自殺」的忌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令學生感覺「自殺」是一個不宜說出口的問題,即使情緒受困也寧願收埋起來,而非尋求協助。反過來,如果學校可以營造開放與關懷的環境,令學生明白遇到情緒困擾甚至乎有輕生的念頭也可以放心向師長說出來,知道有人願意聆聽及支持,必將大大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避免走向絕路。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對防止自殺的認識及介入策略必不可少。我們於撰文時希望可以了解老師對危機處理的認識及信心、對專業培訓的參與程度及作用等資料,可是並沒有在教育局的網頁或其他地方找到相關資料。憑我們工作上與老師的接觸估計,可能不少的老師會認為自己的專業為教學,對支援學生的情緒、推廣學生的精神健康沒有多大信心,這正反映了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重要性。

期望老師發揮「生命守門員」角色

教育局在2011年出版了《學校處理學生自殺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和善後》,讓學校及各界人士認識自殺的風險因素、警告信號、如何介入及善後等資料。可是,經驗告訴我們,若要老師們可以將書中內容應用到現實情境中,不僅需要閱讀,更需要模擬實境的演練。遺憾的是,現在有關防止自殺的教師專業培訓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推行或參與。我們認為,教育局有需要定期舉辦防止自殺及危機處理的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並規定每間學校需有一定受訓老師的數目,就像為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而訂下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目標一樣。就着防止自殺及危機處理方面,教育局同樣可制訂每間學校受訓老師的百分比,並發展出不同程度的課程,以針對學校不同職級及崗位的老師需要。我們期望能與教育局緊密合作,為學校提供定時及專業的培訓,讓更多的老師認識有關自殺及精神健康的課題,發揮「生命守門員」(gatekeeper)的角色。

我們在過去10年,都持續地在中小學推行有關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課程,希望學生能學懂情緒管理、解決問題等技巧,認識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並鼓勵尋求協助。因為增加學生對自己的情緒與壓力的認知,能提醒學生留意自己的精神健康狀况及在需要時尋找支援。可是,參與的學校都是自願性質,要爭取足夠的課時去進行課程及安排老師培訓時間都相當困難。同時,單靠個別課程並不足夠,我們的經驗是要推動全校參與的模式,持續在學校推行有助學生身心健康的課程及活動,提供一個正面與關愛的學習環境。我們期望教育局可以增加有關學生個人成長的資源及專屬課時,培養學生正面的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學懂積極面對困難;並對推行的課程及活動進行評估,了解成效,例如學生的精神狀况是否保持穩定或有改善,能否分辨不同的精神健康問題及他們的求助態度等;以及定期調查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徵得家長的同意後,利用簡單的問卷,篩選出有情緒困擾甚至乎有自殺念頭的學生,及早介入。

檢視現行制度 教局責無旁貸

其實,根據政府成立的「教師工作」委員會於2006年的報告顯示,四成多至五成的受訪中小學老師都希望在準備課堂及課程發展以外去更多的支援學生及進行專業發展,奈何教學已佔了七成多的時間,而一成半的時間花了在行政工作上,最後能留給專業發展及支援學生等其他的工作上少之又少。而香港教育學院策略規劃處於2011年有關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調查發現,近九成受訪老師表示自己的整體工作量比3年前增加,工作量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包括校外評核、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學校自評、融合教育、新高中課程改革及在公開試引入校本評核。調查距今已有4年時間,可是卻未聽到老師工作量有減少的情况。試問老師在不斷追趕課程、應付不同評核之間,如何能抽空去關懷學生、聆聽學生的需要?相信不少老師都會覺得有心無力。教育局責無旁貸去檢視現行的教育及評核制度是否適合老師及學生,以及符合社會的期望。

社會每一分子 都可做出貢獻

根據死因庭的資料,由2010年至2014年間,共有114名24歲或以下的全日制學生自殺,平均每年有23人,沒有太大的轉變;况且,一直以來,學生的自殺率與年齡相若的其他群組(就業、待業,或失業)相對為低,年輕人在學校仍然相對安全。現在2015年的數據會有上升的趨勢,我們擔心傳媒的廣泛報道會引起模仿效應。年輕人是我們社會的未來與希望,我們需要集社會之力去守護這些生命。由於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所以本文特別着重討論學校層面的干預建議。但其實社會的每一分子,例如家長、社會服務機構、傳媒等都可以為預防學生自殺做出貢獻。年輕生命的逝去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只有將關愛學生精神健康當做恆常教育的一部分去堅持,我們才能預防悲劇的發生。

作者
黎淑怡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主任,

程綺瑾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

羅亦華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葉兆輝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