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串慘案,聞者心酸難過。惟上述僅是媒體有報道的案件,相信只是冰山一角,實際個案估計更多、更嚴重。涉及照顧者的不幸事故似乎並非新事物,上述案件的共同點,均涉及照顧者需持續乃至終生在社區照顧智障殘疾家庭成員,涉及以老護殘、以殘護殘,當中還有以老護老、以殘護老個案。
究竟應該如何完善政策支援和服務,減少乃至杜絕悲劇不斷發生?
支援照顧者與被照顧者 同樣重要
人走到最絕望之時,方想到自尋了斷;無論是含莘如苦、養育成人的至親,抑或是相依為命的老伴,最終選擇了結生命,令人不勝唏噓。每宗案件的背後原因,或涉及個案背後個人獨特因素,但制度或服務上若能夠完善,某程度上或有助減少不幸事件發生。
年老及殘疾隨之而來的疾病和痛苦,衍生全方位的照顧需要。家中照顧者需全天候照顧,揹負這份終身責任,必然壓力如山。近年政府強調加強支援照顧者服務,早前亦設立照顧者熱線,向照顧者提供服務資訊,反映當局也正視問題。與此同時,對被照顧者的服務亦同樣重要。若被照顧的社群能夠得到適時支援,間接亦可減輕照顧者壓力。
智障人士社區服務質量不足
以中度或嚴重智障人士為例,他們的需要往往被忽略。根據現行殘疾人士復康服務,未成年智障人士可進入特殊學校接受教育及住宿服務,惟成年以後卻缺乏足夠住宿服務支援。對於可在社區中生活的殘疾人士,目前可使用日間照顧服務,包括庇護工場、展能中心或輔助就業等服務,惟名額非常有限。以庇護工場為例,過去3個年度名額均無增加,平均輪候時間長達14個月(2022/23年度);展能中心名額亦一直僅有5800餘個。加上,庇護工場內一名社工要照顧近100名工場服務使用者,服務的量與質均未有明顯改善。
由於家人未必能夠全天候照料日常生活,有時候或需援手,照顧者可使用殘疾人士日間暫託服務,雖然近年名額幅度增長約五成,惟全港名額僅由2021/22年度的164個,增至2023年12月的235個,不少區域僅有單位數名額。而殘疾人士住宿暫託服務名額,全港亦僅422個;服務對象是所有社區中的殘疾者,包括智障人士及機能缺損長者,反映服務供應嚴重不足。
輪候十數載 需大增智障院舍
至於未能照顧自己的弱智人士,便要視乎其智障程度,入住不同類別的弱智人士院舍,包括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嚴重弱智人士宿舍、中度弱智人士宿舍、輔助宿舍、私營殘疾人士院舍的買位宿位。然而所有住宿名額均嚴重不足,同樣輪候者眾。以中度弱智人士宿舍為例,輪候人數逐年增加至約2800,2022/23年度輪候時間長達近13年;至於嚴重弱智人士宿舍,輪候時間長達逾14年(表1及表2)。這難怪在社區中生活的智障人士,其照顧者擔心自身他日離世後,留下智障者獨自流落社區、孤苦無依的悲慘情况。儘管當局預計在未來兩年,中度及嚴重弱智人士宿舍服務將分別新增50和500個名額,惟名額有待進一步增加,以緩解宿位嚴重短缺問題。
精準識別 扶助以老護殘、以殘護殘
現屆政府強調精準扶貧,識別劏房戶、單親家庭及長者住戶為貧窮人口,以助脫貧;其他類別,暫時靠現有的政策/服務。但現有的部分政策/服務一直急待改善,需急起直追,完善大框架下的扶貧政策,因有些問題例如智障人士宿舍服務,一直嚴重缺乏,倘能夠加快支援,可減少加深貧窮問題或發生悲劇的機會。
所以,對於因病致貧的弱勢社群,政府要盡快主動且精準地識別社區中「以老護殘」、「以殘護殘」的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盡快改善服務,並分析全港各區需協助的社群人口,透過策動關愛隊和社福機構,持續向他們優先提供服務;更要訂立相應的扶助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的扶弱績效指標(扶弱KPI),適時且到位地提供生活支援。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扶貧委員會委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施麗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