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

秩序與人

【明報文章】「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新春佳節乃是年之始、歲之元。農曆正月,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易傳》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註1),唐詩說「乾元發生春為宗」——這說的都是新春在統攝天地萬物的自然秩序中,所具有的極端重要性。

春季是四季交替、天人相應、生生不息的天道秩序之原點。「山川良是舊,歲月又更新」,「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時序更新,春回大地,生機勃發,又是一年美好的歲月,怎不令人心情愉悅、喜氣融融?「春在千門萬戶中」——詩句說的是歲序,但意蘊所指更是歲序更新中的人。

維護政治秩序與實現個人自由 並行不悖

秩序與人,從來都是公共生活中所必須考慮、不可或缺的兩個要素。人,作為社群(community)的成員,需要以制度作為基礎的良好秩序,方能得到有保障的安寧與公平,這是個人與家庭安居樂業的起碼條件。但好的秩序和制度,也需要人的支持、依賴人來運行、因人心所向而鞏固且堅實。是以「聖王在上,經國序民,正其制度」,以制度釐定秩序,是良政善治、百業興旺的基礎與前提。

以國家治理制度為具象化的政治秩序,為着保障所有人的平等尊嚴及自由發展這兩大根本目的而得以存續;人,也依靠政治秩序所提供的安定環境作為前提條件,成就自己,貢獻社會,以此獲得更好的人生意義,最大限度實現個體生命價值。政治秩序的維護與個人自由的實現,兩者並行不悖、相輔相成。

政治秩序呼應作為秩序主體的人的訴求與需要,「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人也為實現政治秩序中所體現出的共同價值,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註2)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秩序與人互為前提、互相成就,兩者關係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良政善治,有賴於全社會對秩序與人之間正向促進關係的正確認知。舉例而言:自由而不受干預的營商環境,固然對於企業經營者的發展至關重要;但企業家也同樣需要強而有力的公共秩序,來保障財產安全、維護合同履行、實現分配公平與保護弱勢群體權益。

又如,在公共空間裏,每個個人都追求屬於自身的表達自由;惟在法律的界線內維繫所有人共有的表達權利,則需要強而有力的秩序,來保障公共言論的負責性和合法度,從而確保公共領域中每個利益攸關方的權利都得到尊重。在人類社會中,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個人自由的追求,離不開政治秩序所維護與提供的整體安全環境。

政治秩序 以人的體驗為依歸

但另一方面,人是構成並支撐政治秩序的基礎,「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抽象的政治理念或許宏大,惟政治秩序所產生的治理效能,歸根結柢,仍須落實到具體而微的人的體驗中去,落實到千門萬戶從秩序中所能感受到的安全與幸福。正如「春在千門萬戶中」,政治秩序的最終評價標準,亦應是千家萬戶、每個個人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公權力已承擔起更廣泛、更博大、更通透、影響力更為深遠的職能。這更要求在設計、運行、維護和優化政治秩序的全過程中,以人的體驗為最終依歸。

公權力對整體安全環境的維護,應當以保障每個個人的自由、尊嚴與合法權利為最終目的,以改進千家萬戶的生活體驗為終極追求。看不到尊重個人價值的重要性,把人的存在「工具化」,人類社群整體的發展與安全,也就失去了人文意義。同樣,看不到人類社群對於共同秩序、集體安全和均等發展的客觀需求,只強調不擇手段、最大程度地追求個體自由,不但損害秩序與社群整體的長遠利益,最終也會導致個人價值和個人自由無法得到應有保障。

寅畏天命 知人安民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講求寅畏天命、知人安民,就是要令公權力成為公共秩序與個人自由之間有益的平衡器、結合點與協調人,不斷促成秩序與人相互調適、相互成就。唯有上下相應、群己相容的管治秩序,方能為千家萬戶帶來安全感、幸福感,讓社會中的每個個體免除後顧之憂,令人人得以在公共秩序的保障下,自信地追求幸福、守護家人。

尊重與維護人的尊嚴,重視並促進人的價值的實現——這是秩序與人互相成就的主要推動力。人是政治中最寶貴的主體性(subjectivity)所在。中華民族所崇尚的政治秩序,以寅畏天命、知人安民為行動原則,這包括尊重人的價值、重視民心向背、追求公平正義、講求天人合一等。在中國傳統而言,歸根結柢,寅畏天命與知人安民,是政治哲學的一體之兩面——天命即人心,其間並無二致。正所謂「民和,而後神降之福」,「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秩序與人在終極文化意義上的契合,決定民本觀念在中華民族維持良善管治秩序的過程中,必然發揮居於主導地位的重要作用。在中華民族政治理想中,人民生活在秩序中;而秩序又因不同時代民眾的參與,而得以存續和演進。維繫兩者互相成就的紐帶,就是貫穿於君子、庶民、家國與天下之間,以教化為核心、以心性為指南的文化理念與倫理要求。這正如唐代陳黯寫道的那樣:「夫華夷者,辨在乎心……有生於中州而行戾乎禮義,是形華而心夷也;生於夷域而行合乎禮義,是形夷而心華也。」

秩序與人 合二為一

儒家「亞聖」孟子特別強調秩序與人之間的這種天然的良性互動關係。他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當天道、治道與民意達到高度一致的時候,便是「內聖外王」境界的真正實現。

在儒家政治理想中,秩序不應成為外在的約束,而應是國家與人民、公與私、群體與個體之間,自然而然的文化契合與文化共生。秩序與人,憑藉這樣的契合而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合二為一,並與天道所彰顯的秩序互相呼應,源遠流長,蔚為大觀。我想,這,亦或許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秩序觀的要義所在吧?

註1:晚清易學家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學》中解釋說:「乾元者,乾之元氣也,於時配春,故曰資始。」

註2:「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這是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於1961年就職演說中的一句話。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