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8日星期六

「正統」教會亦可潛在操控特質

有前統一教信徒在離教後,研究「膜拜團體」(cult)的操控術。有宗教研究學者指出,所謂「正統」的宗教團體,亦可能潛在操控的特質。本報接觸到兩名曾感到被教會操控的基督徒,分享他們的經歷和感受,又有神學院老師分析關於操控與規範間的張力。 

中學時代開始參與一間教會聚會的B(化名),最熟的朋友圈子都在教會,學生年代經濟上比較拮据,返教會的交通費和參與教友的社交活動,已經幾乎奉上「全副身家」,每年還要節衣縮食儲錢參加夏令會。她指當時教會強調參加活動是「盡本份」,若不參與便會被指「不夠投入」,甚至質疑她與上帝的關係,問妳「近來有沒有靈修」,說沒錢參加夏令會,反被問「是不是不夠愛主」、「沒將神放在首位」才沒有及早儲錢。 衣著方面,B說該教會參與事奉者的衣著要「莊重」,要「將最好的衣服穿出來」,女生便一定要穿裙,如果窮得沒錢買裙,便被要求穿校服。當時的導師更對她說,教會「已經很開放」,沒像「隔籬」教會般男女要分開坐,「以前裙要到腳眼,現在只要求及膝。」......

中學時被師姐帶返教會的E(化名),本身在管教嚴厲的家庭中長大,相較之下覺得教會是個開放和自由的環境,加上能認識到很多年紀相近的朋友,令她愛上教會生活。幾年後當她升讀大學,才漸漸感到教會潛藏的操控文化。E的教會非常強調秩序和規則,信徒想參與重要的事奉必先成為正式的團員,而信徒若有不順從規則的行為,例如多次缺席聚會、中學畢業前談戀愛等,教會就會開除其團員身份,被開除者亦會成為弟兄姊妹茶餘飯後的話題。另外,E的教會文化亦強調順服、捨己、重視集體性。她憶述,教會很熱衷搞集體「運動」,例如曾有「靈修運動」,要求信徒每日寫靈修筆記,並會檢查有否遵從,如被發現沒寫筆記,便需要解釋理由。E表示,此做法令人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和罪疚感......

宗教研究學者孔德維博士及龔惠嫻博士指出,曾加入統一教的美國輔導心理學家Steven Alan Hassan曾研究不同的「膜拜團體」歸納出包括行為、信息、思想、情緒四方面操控的「BITE Model」,這亦可套用於非宗教組織,同樣地所謂「正統」的宗教團體亦可能有潛在的操控特質。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教會歷史)教授吳國傑博士表示,無論異端、正統還是基要的教會,都會視自己的體會為真理,才會「一定要人跟」,但要求人跟從到怎樣的程度,就是問題所在。他形容規範與操控之間,永遠會存在張力,教會若不理會各種罪,會令弟兄姊妹靈命不妥;要求太多,卻易被人覺得是操控,「其實是光譜來的」。他強調,規範多不一定是邪惡的,而是要看是否適合那類人,他認為神設立不同類別的宗派和教會,其實是符合不同人需要,判辨的標準不在於規範多少,而在於是否合乎聖經和是否合乎比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