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批「藝術建制」未阻開採化石能源
這一波針對博物館的示威潮由英國環保組織「停用石油」(Just Stop Oil, JSO)掀起,該組織盼以非暴力公民抗命,要求英國政府停止批出開採化石能源的新許可,並透過增加投資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對抗氣候變化。自今年3月起,JSO已發動過堵塞油站與高速公路等抗爭,甚至曾闖入足球場阻撓英超賽事舉行。到今年6月底,組織成員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及格拉斯哥等地的博物館,向一些著名畫作潑灑顏料等物品,又以膠水將自己黏在畫框上,引起嘩然。在曼徹斯特美術館的抗爭行動中,JSO批評政府容許繼續開採化石能源,加劇生態危機,而「藝術建制」未有運用其影響力制止,「等同滅絕人類的共犯」。
此後多個環保組織接連在意大利、荷蘭、澳洲等地的博物館多次發起同類抗爭。「襲擊」莫奈畫作的「最後世代」(Last Generation)便在Twitter詰問「你更關心保護藝術品,還是保護我們的地球與生靈?」資助JSO等多個環保組織的美國氣候緊急狀態基金會(Climate Emergency Fund)聲言,同類行動在歐美陸續有來。
逾90博物館聯署斥「嚴重低估」傷害
示威者強調行動前參考過專家意見,並選擇有玻璃罩等保護的藏品為目標,並無損及珍貴文物,惟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為首的逾90間知名博物館11月發起聯合聲明,斥示威者「嚴重低估」其舉動對脆弱的世界文化遺產所構成的傷害。
涉事藏品與油企無明顯關係
石油巨企不時被指藉由資助博物館及藝術表演等,以所謂「藝文洗白」(Artwash)為企業淡化污染環境的負面形象,不過今次成為目標的博物館及藏品本身,與油企似乎無明顯關係,令示威者的動機備受質疑。TikTok等社交平台更流傳出陰謀論,指美國已故石油大亨蓋蒂(J. Paul Getty)的孫女、以環保人士自居的艾琳(Aileen Getty),是示威的幕後黑手,旨在抹黑環保人士形象。艾琳是氣候緊急狀態基金會的資助者,她其後公開撰文,否認直接資助或操控示威,但支持其行動。
澳洲昆士蘭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路易(Winnifred Louis)向《衛報》稱,以往研究顯示,激進行動可以藉着打破常規以吸引公眾留意,或是阻撓推動未獲社會普遍認可的政策,從而帶來社會變革,例如1998年示威者圍堵澳洲北領地的加比盧卡(Jabiluka)礦場9個月,以制止開採放射性鈾,便有助喚起公眾對當地原住民利益的關注。另一方面,溫和的同類組織亦可能因「激進側翼效應」(radical flank effect)而採取更進取的行動,部分以往只參與政策游說工作的主流環保組織開始參與非暴力公民抗命便是例證。
弗林德斯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員利齊奧—威爾遜(Morgana Lizzio-Wilson)則指出,許多環保人士眼見氣候變化情况危急,而既有行動成效不彰,走向激進「可以理解」,惟今波抗爭行動可能因缺乏理據,反令受眾認為行動與自身無關,甚至對背後的訴求卻步。
民調:46%指行動倒米 13%稱增支持
美國智庫安嫩伯格公共政策中心(APPC)今年10月底做的民調顯示,46%受訪者認為堵路以至「破壞」藝術品等行動會減少公眾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認為能增加支持的僅13%。加拿大貴湖大學藝術史教授希克森(Sally Hickson)向霍士新聞說,即使同情示威者對氣候變化危機的憂慮,但「攻擊」藝術品難以說服對環境問題已有定見的民眾改變立場,更擔心有人隨意仿效污損藝術品「吸引眼球」,後果恐無法挽回。
跨國研究:公眾認知與科學「落差巨大」
環保組織Climate Action Against Disinformation早前委託YouGov在美國、英國、印度、巴西、澳洲及德國做民調,顯示6%至23%受訪者不相信或不肯定氣候變化正在發生,最少20%受訪者相信氣候變化只是自然現象,亦有22%至38%受訪者認為人類對氣候變化只有部分責任。另有約25%受訪者認為本國無法負擔實現2050年零碳排放目標的經濟成本。
研究認為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與科學實證之間有「巨大落差」,妨礙推行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
全球550個環保組織及環保人士在本年度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期間發表公開信,促請各國政府與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擘,以應對新冠疫情的同類強硬措施,來阻止氣候變化的不實資訊透過社交平台蔓延。
(衛報/法新社/BBC)
(環球熱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