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

榜樣:慈心憐憫

歐偉民:榜樣 時代論壇2022年10月14日

憐憫,常以為只是指對別人的付出,但原來憐憫能讓我們在困難的時候有繼續前行的力量。

到天水圍探訪一位我十分記掛的婆婆,她多年來不單委身服侍,也在喜樂中服侍,她的笑臉、她的說話總能給人帶來溫暖。婆婆是鄰舍的祝福,更是我的榜樣。這天是公眾假期,沒有派飯服務,擔心她沒有飯吃。「哈哈,博士,一天吃四十五粒藥,吃完甚麼也吃不下了,哈哈……」即使知道自己剩餘的時間已沒有太多,她仍然喜歡笑。這幾年,癌病、心臟衰竭、糖尿、中風等等逐一來訪,她說現在疾病在身體內百花齊放,指著我旁邊的月曆,笑道:「看,我到醫院比醫生更勤力。」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比過往用力,手不停在震,汗不停地流。原來,中風後的她已無法拿起筷子吃飯,即使喝水也要用飲管。

一個人生活,真的可以麼?以婆婆的情況,醫生早已給她轉介院舍,判斷是出於專業,更是出於愛,畢竟她已七十五歲。那為何不聽醫生勸告?她用最大的力氣說:「我,趁還可以走動,每個禮拜都要返教會,天父很愛我,給我好多恩典,我好感謝神。」

除了教會,另一個她經常要去的地方就是醫院,她知道自己身體的情況,去醫院的目的不再是求醫,而是去安慰和鼓勵在醫院遇到、等見醫生的病人和家人。所以,她從不介意每次在候診室花上兩、三個小時來等候,在她來看,這也是服侍的時間。那天,她遇上一位婦人,因為化療,頭髮也沒有了,一個人坐著,看著地板出神。婆婆坐近她,沒想到,婦人認得婆婆,她們原來住同一棟大廈,就跟婆婆說起自己的情況。婦人的丈夫多年前也因癌過身,獨力照顧兩名子女,靠著不多的薪金過活,怎料自己也患上骨癌。醫生說已沒有任何藥物可以醫治她,現在的治療只是紓緩,因為癌細胞已擴散到肺部,不吃藥不能眠。她不怕死,因為生存實在太苦,她以「坎坷」來形容自己的人生,唯一擔心的,就是一對子女的人生比她的更坎坷。婆婆一邊聽,一邊流淚,她邀請婦人一起禱告,知道只有主耶穌才能安慰她。婆婆每一句的禱告也很費力,婦人在聽,主也在聽,兩個人都感到很大的平安和溫暖。她們在醫院,彷彿也在教會。

遇上種種的不幸,但婆婆從來沒有埋怨,在憐憫中的服侍,她看見的盡是恩典,有著前行的力量。這一刻,也邀請您在禱告中記念婆婆和婦人一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