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星期四

香港貧窮反思與出路


【明報文章】香港回歸25年,本地的貧富差距問題卻一直都未能有效改善。當然,貧富差距是任何一個發展地方都會面對的挑戰,本地經濟活動由七八十年代製造業轉型為現今專業和高科技服務,不同種類的勞動人口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也是在所難免。誠然,讓一些人先富起來,再將這個經濟的餅造大,使大多數人都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這是一個發展經濟的必經過程,也是已故鄧小平先生所主張的讓小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是沒有問題,我們亦不是倡議一個平均主義的社會;但本地的貧富問題是低收入勞動者的入息長時間維持一個極低水平,收入不平等和嚴重傾斜的情况不斷惡化,令人感到不安。

25年來基層收入不增反減

根據統計處提供的家庭收入中位數(見圖),若分析每月收入中位數的十分位(decile)數據(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第一個十分位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由1991年2800元增至1997年4200元,升幅為50%,但很可惜,在回歸25年後,今年首季只有3000元,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28%。

相對而言,最高的第十個十分位家庭收入中位數,由1991年3.56萬元,增至1997年7.06萬元,直至今年首季的13萬元。回歸25年來,高收入者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增加近一倍。

當然,經濟增長,大多數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某些人富起來是值得高興;但本地面對的,正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所倡議,減少貧窮而且「不要遺下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回歸25年,香港GDP(本地生產總值)大部分年份都有2%至10%增長,惟這些經濟發展成果,並沒有令一半的勞動人口享受得到。

低收入人士在這25年間收入不單沒有增加,反而減少,購買力不斷減弱,而高收入者則可以享受接近一倍的增幅。若比較其他同類型高收入社會和城市,例如與香港經濟非常接近的新加坡,在2010至2020年,他們最高與最低收入組別的家庭入息中位數比例,由25.4:1 反覆降至23.9:1,但香港於2011至2021年,該比例卻由25:1升至40:1。倘與歐美的主要金融中心相比,例如美國紐約市,該比例由2010年開始上揚,至2014年約3.3倍的高峰,惟自2015年開始,貧富差距問題已有好轉。

另外,根據以紐約為總部的調查機構Wealth-X報告,去年香港有114名億萬富翁,其總財富有2870億美元(約2.25萬億港元),為港府財政儲備(截至今年3月底)9500多億元的兩倍多。香港約每6萬人就有一名億萬富豪,是繼科威特和三藩市之後排行世界第三。

這些數字都指出港府一直未能有效處理貧富差距,及貧窮人士面對的生活困難。貧窮人口——尤其是孩子和青年——都會面對資源匱乏下的機會貧窮所引伸的跨代貧窮問題,甚至成為社會結構貧窮的一族。

最低工資兩年一檢

基層「輸在起跑線」

筆者在此分享一些有實證支持的改善貧窮問題方法,希望見到政府認真面對因制度設計缺陷而產生的貧窮問題。例如最低工資的釐訂和更新,每兩年一次的調整,令低收入者「輸在起跑線」,為何不能夠根據CPI(消費物價指數)每年升幅作為指標?起碼令低收入人士的生活質素有保證。勞動人口的集體談判權,對低技術或勞動密集工人亦是十分重要。一直以來,本地依賴單程證人士不斷補充低技術勞動人口,以致低技術工人的工資未能合理地持續改善。

此外,需改善對就業的支援。幼兒服務一直以來都極之缺乏,其中大多數是依賴外傭和家人照顧。如何有效提供支援、釋放女性勞動力,不單止可以有效地改善勞動市場的供求,更可增加家庭收入。當然,建立一個對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是重要的,使勞動人口能夠在工作發展與家庭照顧方面都取得平衡發展。

改善就業支援 保護勞工權益

僱員的保障亦有待加強和改善。最近通過的取消強積金對冲,只是改善的第一步。勞工權益需要保護,但很多時候政策都是偏向僱主方面。現在商界亦積極響應國家主席所提的「共享」和「共富」,他們熱心捐地、積極參與,值得肯定,那麼現在就是考驗新政府班子的執行能力,具體和實在地改善勞動人士困境。

另外,在職培訓也是十分重要,讓勞動人口的技能不斷提升,及提供多一些專上和專業技術的學習機會,加強人力資源,使整個勞動人口有競爭力和向上流動的機會。當然,本地的經濟亦需要多元發展,以令擁有不同技能的年輕人都可以發揮所長。

冀特首實實在在應對貧窮困境

回歸25年,兜兜轉轉,虛耗很多時間和資源,因為政策不能落實,政府官員用「不做不錯」的心態去處理問題。25年時間,大部分勞動者的生活質素不單未能提升,更是原地踏步甚至變差。當然,可以歸咎以往反對者的阻撓;惟隨着特區新政府班子成立,既然新特首強調以結果為本的施政理念,作為自我挑戰和對社會的承諾,那麼就希望真真正正看到有承擔的態度、有願景的領導,不是說過就算,而是實實在在解決本地貧窮者所面對的困難。在新常態之下,期望新政府展示魄力和勇氣,迎難而上,有效回應社會的深層次問題。

作者葉兆輝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黃朗軒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研究助理,林子美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助理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葉兆輝、黃朗軒、林子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