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說:「生育不自由的婚姻,在基層是非常普遍的,我們基本上都可以認為,(這)不過是女性在用生育權去換取生活保障……很多人進入婚姻,實際上就是為婚姻打工,獲取生活保障,如果這樣,為什麼不直接為社會打工換取保障呢?」
關於內地生育率走低,有很多新聞和專家從公共政策角度分析,但這裏我希望從身邊朋友經歷和網友討論出發,來看看為什麼內地很多普通女性抗拒生育。
生育代價顯露
生育給母親身體帶來的風險和疼痛,這幾年得到更多討論,例如公立醫院麻醉師不足,產後堵奶、漏尿等問題。2017年陝西榆林發生產婦跳樓事件,孕婦難忍疼痛想剖腹生產,有說被其家屬多次拒絕後跳樓自殺,新聞引起巨大反響。很多女性感到憤怒和恐慌——我的身體到底由誰來決定?是我還是男方和家屬?為什麼國內分娩鎮痛普及率只有30%?
生產的健康風險一直存在,但在老一輩中被視為羞恥話題或者女人都要經歷的痛,很少公開談論。最近幾年社會對生育女性的身心健康關注多了,例如女明星在社交網絡上談到自己產後邊打噴嚏邊漏尿的事情,產後修復的概念進入公眾視野,在上海的醫院開始能看到盆底肌修復的海報。不過目前還處於發現了問題但解決方法還沒有跟上的階段,只有少數公立醫院有產後修復科,或者要到費用較高的私立醫院或月子中心,相關支援還需時發展。
另外,女性更長遠的生育代價也許並不在身體上,而是在職場上。中國法律明確禁止基於性別與懷孕的就業歧視,女性有98天帶薪產假,跟發達福利國家對比,待遇也不差。但在實際操作中,在求職面試時人事職員問女性求職者的婚姻和生育計劃,並不少見;職場媽媽面臨降薪、辭退、被邊緣化的風險,就業平等缺乏具體保障機制,受害者難以尋求制度救濟。
而在家庭內部,女性經常承擔大部分育兒和家務勞動,以致或需犧牲個人職業發展。在獨生子女政策長大的一代年輕女性,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想起母親為家庭犧牲的一生,難免心驚。2019年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於內地引發很多共鳴和討論——哪怕有一個收入高、溫柔體貼的丈夫,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女主角依然陷入了體制性的痛苦當中,其付出得不到承認,精神壓力被當成無病呻吟。
昂貴的孩子
現在孩子被稱為「吞金獸」和「碎鈔機」,跟上一代的放養方式相比,現在養小孩的成本要高很多。買房子、拿戶籍、聘請育兒嫂、報早期教育班輔導班興趣班等,早早計劃,精心栽培。甚至有一些極端說法指窮人不要生小孩,否則是對孩子不負責。
觀察筆者周圍朋友的情况,生育意願在不同階層的差別很大。對大城市本地人而言,有戶籍有房產有家人幫忙照顧小孩,經濟條件好,生育是相對輕鬆的決定;在鄉村和城鎮小地方,生活穩定,家人催生,很多人也較早結婚生育。從小地方到大城市工作的女性,則可能是最抗拒生育的一群——搞事業最重要,沒有人帶孩子,以後孩子上學沒有戶籍去不了好學校,國際學校好貴啊,最多養隻貓吧。
最近筆者在荷蘭探親休假,拜訪了幾個家有幼兒的親戚和朋友,能感覺到當地社會對生育的系統支持大很多。相比之下,中國國內的生育責任主要由個人承擔,最直接的,因市面上非常缺乏託兒所,孩子3歲前基本找不到託兒服務。在荷蘭,小孩4個月左右就可以送日託中心,政府根據家庭收入情况補貼費用;男方除了有5天帶薪產假,亦可享5周能領到70%工資的補充產假;年輕父母可選擇每周上班3到4天,靈活安排時間。不過儘管如此,近年荷蘭生育率也不過在平均每名女性生產1.6個孩子左右,看來少子化真是讓各國政府都頭痛的全球趨勢。
制度改變在發生
以上種種,在最近幾年內地關於婚姻和生育的話題中得到相當多討論。這些長久問題的揭露,一方面讓人「恐婚恐育」,但只有暴露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所幸的是一些制度上的改變也在發生。例如2016年實施《反家庭暴力法》、2019年無痛分娩在全國範圍試行推廣、各地為鼓勵二胎而設立男性陪產假、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對家務勞動經濟補償作出規定、《婦女權益保障法》今年將迎來全面修訂等。不過政府一方面鼓勵多生、推進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女權和「#MeToo」運動卻在多個層面受阻,難以讓保障落到實處,相當矛盾。作為普通女性,還是感覺「再看看吧」。
作者是內地自由撰稿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清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