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2016-07-15
我常有一夢想,如果不當導演,我真想幹什麼?當校長,我希望可以把演藝課程結合教材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所以近日我接受了傑志和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的邀請,擔任學校義務創藝課程顧問。董之英不是和傑志足球會合辦職業足球員培育計劃的嗎?跟創藝課程有什麼關係?其實這關係有6年多,我細仔8歲考進傑志足球培訓班,他的師兄及同齡隊友有幾個也入了董之英中學念書,我有機會看到一些有足球天賦或者熱愛足球運動的少年在董之英找到了自我,因為在別的學校被標籤為「波牛」、不上進的同學,是董之英中學眼中的寶貝。他們受重視,信心自然建立;而有信心,學習的動機也提升,起碼不是命中注定的失敗者。
未來社會不需要「考試精靈」
香港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分數先行,以滿足上大學的門檻,但大學學額只是應考生的約20%,於是留下一地的失敗者。教育的目的不在考大學,而在培養性格德行,繼而培養終身學習的興趣。但問一問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教育內容是否扼殺了上述目的。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究、觀察今天的教育方式如何與網絡年代接軌,但我們今天的學校、老師、家長仍然只擁抱考試、分數、操練,辛苦10多年,才發現自己的孩子和社會接不了軌。你以為「衰衰哋」可以做司機?但原來無人駕駛快要取代司機了。醫生夠穩陣?可能算穩陣,但AI智能機械人醫生比醫生操刀更精確。電腦不斷取代傳統工種,未來社會不需要「考試精靈」,它需要有點子、有「橋」、有判斷力、有責任感的畢業生。為什麼運動教育如此重要,因為可以從中學習創意、團隊精神、面對逆境的情緒訓練,這等能力都不是捱幾晚通宵溫書可以學得來的。我近10多年來,拍電影以外,也為不少企業培訓員工,用的方法就是以舞台戲劇為主。我得出一個結論——電影、編劇、製作、戲劇不止是藝術項目,應該也是教育工具,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現在IB(國際文憑課程)的演藝、製作課程很受歡迎,其目的不是培養影藝人才,而是讓同學從中了解,戲劇中的形體動作訓練,可加強你與別人的應對互動;電影製作可以讓同學了解什麼是動態管理,即不斷面對計劃以外的突發事件。沒有想過「度劇本」原來也可訓練邏輯、學習組織結構,如何把複雜的信息組合、拆解。劇情固然可以創新,但劇情推展、性格描塑卻非要理性推論,就算悖乎常理也是編劇理性思維的結果。在荷李活不少管理階層也參加編劇訓練課程,當中大師麥基(Robert McKee)對《哈佛商業評論》說這10年竟然多了行政人員上編劇班,因為判斷能力和事件推演的訓練是編劇課程的內容之一。
知識是如此多姿多采
這年代,誰都有能力買錄影機,但不一定有能力說故事,而想不到董之英中學竟有小片場,有實景法庭和茶餐廳。我認為在茶餐廳上經濟課、在法庭扮律師學英語或中文或通識會讓學生更興奮。國家地理頻道、發現頻道已全面把知識故事化,十分成功;學校課程是否也應如此,讓同學上課更有趣味,挑起他們學習動機?我以為在班上教學生投資股票,然後從決定買賣股票的過程中學習經濟原理、供求關係等,更能讓他們體驗知識和生活的關係。我希望在董之英可以實現我的理想,只要不把考大學視為學習的終極目標,那麼手段會更多元;我認為讓人更意想不到的是,將來有更多董之英的學生可以大學畢業。我們不能隨便放棄學生,而如果全香港學校都以考大學為唯一目的,那麼八成人會成為終身失敗者。學習失敗不在分數,而在失去學習興趣。
我小學讀了3間學校,中學也3間,名副其實的band 3學生。但我遇到好老師、有支持我的母親,雖然制度不理想,但我仍然完成我的中學、大學。哈佛大學主動聯繫幾所一流大學,希望把收生標準擴闊,而且要求大家把考試分數不列入優先考慮,反而把同理心、責任感、社會服務意識、創意列為重點。我希望董之英的學生可以從創藝課程吸收知識,更可以重新培養學習興趣,成為終身目標。我們發現有很多有趣的手段,讓我們不斷求知求新,超越了4年大學課程,而是40年的學習長途跑。我不是同學的老師而是同行者,98分比96分優勝是一件荒謬的事情,但可以每天發生,而且我們花了很多金錢、時間來肯定追求這愚昧無知結果。在董之英,我希望創藝課程讓他們知道,知識是如此多姿多采。不以考大學為目的時,上大學的機會會更高。
誰不相信,請來試一試,給我一個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