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7-06-14
伊朗中部兩片沙漠Dasht-e Kavir和Dasht-e Lut之間,藏着幾個古城古鎮,建築都是同一個顏色,連建材也同樣是土泥磚,跟沙漠混為一體,遠望絕不起眼。那裏氣溫可高至攝氏40度,低至冰點,乾燥且少雨水,不似是一個理想的人類聚居地,但原來數千年前已有人居住,當中古城亞茲德(Yazd),馬可孛羅曾形容「精緻華麗的城市,更是個貿易中心」。今天,亞茲德的舊城區相比當年可能較冷清,但建築特色依然清晰可辨。溫柔好客的亞茲德人,維持了這個地球現存最古老城鎮之一的脈搏跳動。
維持這個古城脈搏跳動的群體,當中包括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一個孕育於波斯文化的獨神論宗教,以火(波斯人自古以來作為民族象徵的自然元素)作為敬拜的對象,有人稱它為「拜火教」,實際上瑣羅亞斯德教也主張對土、水、風三個元素的尊重和愛護,不搞偶像崇拜,傳揚三個做人原則﹕善意、善言、善行。這個在耶穌出生至少一千年前已存在的宗教,原本是伊朗中原的主要信仰,直至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國之後才被大清洗。今天,亞茲德仍然是瑣羅亞斯德教在首都德黑蘭以外最多教徒的地方,想多點了解這個宗教,可以到Zoroastrian Fire Temple參觀。同樣在市內還有Tower of Silence,一個昔日瑣羅亞斯德教進行天葬的場所。
就算你對宗教和歷史沒有興趣,遊覽瑣羅亞斯德教最重要的聖地Chak Chak,絕對不會失望。
相傳於公元637年,阿拉伯人入侵波斯之後,薩珊王朝的公主逃亡至距離亞茲德約72公里的沙漠的一座嶙峋的石山上。「大山」在公主的哀求下予以庇護,逃過阿拉伯人的追殺,今天在山腰的聖典內,水滴從石隙不斷掉落,Chak Chak這個水滴的形聲名字由此得來。
「堆土」對抗嚴苛氣候
亞茲德人能夠在一個氣候嚴苛的地帶生活,當中必定包含不少智慧。他們將高質的天然黏土放在猛烈的陽光下暴曬,曬乾製成的土磚用作蓋房子、鋪小巷,甚至在亞茲德北面約52公里外的舊城Meybod,有一個全土磚建成的城堡遺址,城堡可能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土磚建築,它依小山而建,從較高位置眺望,可欣賞整個舊城風景。
以厚土牆隔離太陽的熱力之外,伊朗人更掌握了運用天然對流風來降溫,特別在亞茲德舊城,到處可見一種多為正方柱狀的塔,不是鐘樓也不是哨站,實際上是一種捕風裝置,透過塔頂的風口,引領上空的自然風到達地表,冷卻土磚和地面積聚的熱力,甚至到達地底的儲水庫。
舊城區內的Bagh-e Dolat Abad,那裏有全伊朗最高的捕風塔,是一位歷史上有名的郡主的官邸,和諧的佈局,複雜的幾何裝飾,還有數個房間內的七彩玻璃窗戶,加上一個精緻的花園,美麗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千年古鎮無奈變廢墟
先後遊覽過Meybod和Chak Chak之後,往東多走約40公里來到一條叫Kharanaq的古村吃「住家飯」。那時正值冬季,灰濛濛的天突然飄下雪花來,天氣冷得很,導遊帶我到一個婦人的家,屋內卻十分和暖。我們圍坐在地氈上,將粗糙的麵包撕開,再混入一碗酥油味甚濃的熱湯,飯後例牌的一壺熱茶,淳樸簡單,這就是地道亞茲德尋常百姓的生活。
Kharanaq最值得拜訪的,是那一個相信超過一千年歷史的土磚古鎮,坐落於一個小山頭上,由於居民都遷至有更好水電接駁的地方去,這古鎮近年才被慢慢荒廢。
走上古鎮蜿蜒的小路,山坡上的土房子,不少屋頂在日久失修之下都塌了下來,畢竟冬季的雪和4月的雨仍然是土房子的大敵,可幸清真寺還相當完好。沿四通八達的小路一直向上走,來到廢墟的頂部,看着清真寺高高的塔,映襯在對面一片遠山前,很有滄桑美。
相信不用多久,大自然就會把這古鎮回歸大地,多少有點唏噓,惟波斯人可靠、友善和樂助的性格,為旅程帶來恆久的美麗回憶。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護照須簽證,費用603港元起,查詢﹕en.hongkong.mfa.ir
機票﹕香港來回伊朗首都德黑蘭,可乘泰航或Air Asia,分別中轉曼谷或吉隆坡,經濟艙每位約4300港元起(連稅及附加費)
匯率﹕伊朗貨幣為Rial,伊朗大城市內的找換店匯率較佳,1美元約兌34,500 Rial
交通﹕亞茲德有長途大巴連接多個城市如伊斯法罕(Isfahan)和設拉子(Shiraz),距離德黑蘭約8至9小時車程。遊Meybod、Chak Chak和Kharanaq,最方便透過本地遊安排。導遊Behnam友善細心,英語流利,可聯絡behnam470@gmail.com或Facebook﹕BehnamYazd
住宿﹕Silk Road Hotel 位於亞茲德舊城的心臟地帶,毗鄰多個名勝包括市集和清真寺,網址﹕www.silkroadhotelgroup.com
基斯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racksofchris
文、圖﹕基斯
編輯﹕梁小玲
lifestyle@mingpao.com
維持這個古城脈搏跳動的群體,當中包括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一個孕育於波斯文化的獨神論宗教,以火(波斯人自古以來作為民族象徵的自然元素)作為敬拜的對象,有人稱它為「拜火教」,實際上瑣羅亞斯德教也主張對土、水、風三個元素的尊重和愛護,不搞偶像崇拜,傳揚三個做人原則﹕善意、善言、善行。這個在耶穌出生至少一千年前已存在的宗教,原本是伊朗中原的主要信仰,直至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國之後才被大清洗。今天,亞茲德仍然是瑣羅亞斯德教在首都德黑蘭以外最多教徒的地方,想多點了解這個宗教,可以到Zoroastrian Fire Temple參觀。同樣在市內還有Tower of Silence,一個昔日瑣羅亞斯德教進行天葬的場所。
就算你對宗教和歷史沒有興趣,遊覽瑣羅亞斯德教最重要的聖地Chak Chak,絕對不會失望。
相傳於公元637年,阿拉伯人入侵波斯之後,薩珊王朝的公主逃亡至距離亞茲德約72公里的沙漠的一座嶙峋的石山上。「大山」在公主的哀求下予以庇護,逃過阿拉伯人的追殺,今天在山腰的聖典內,水滴從石隙不斷掉落,Chak Chak這個水滴的形聲名字由此得來。
「堆土」對抗嚴苛氣候
亞茲德人能夠在一個氣候嚴苛的地帶生活,當中必定包含不少智慧。他們將高質的天然黏土放在猛烈的陽光下暴曬,曬乾製成的土磚用作蓋房子、鋪小巷,甚至在亞茲德北面約52公里外的舊城Meybod,有一個全土磚建成的城堡遺址,城堡可能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土磚建築,它依小山而建,從較高位置眺望,可欣賞整個舊城風景。
以厚土牆隔離太陽的熱力之外,伊朗人更掌握了運用天然對流風來降溫,特別在亞茲德舊城,到處可見一種多為正方柱狀的塔,不是鐘樓也不是哨站,實際上是一種捕風裝置,透過塔頂的風口,引領上空的自然風到達地表,冷卻土磚和地面積聚的熱力,甚至到達地底的儲水庫。
舊城區內的Bagh-e Dolat Abad,那裏有全伊朗最高的捕風塔,是一位歷史上有名的郡主的官邸,和諧的佈局,複雜的幾何裝飾,還有數個房間內的七彩玻璃窗戶,加上一個精緻的花園,美麗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千年古鎮無奈變廢墟
先後遊覽過Meybod和Chak Chak之後,往東多走約40公里來到一條叫Kharanaq的古村吃「住家飯」。那時正值冬季,灰濛濛的天突然飄下雪花來,天氣冷得很,導遊帶我到一個婦人的家,屋內卻十分和暖。我們圍坐在地氈上,將粗糙的麵包撕開,再混入一碗酥油味甚濃的熱湯,飯後例牌的一壺熱茶,淳樸簡單,這就是地道亞茲德尋常百姓的生活。
Kharanaq最值得拜訪的,是那一個相信超過一千年歷史的土磚古鎮,坐落於一個小山頭上,由於居民都遷至有更好水電接駁的地方去,這古鎮近年才被慢慢荒廢。
走上古鎮蜿蜒的小路,山坡上的土房子,不少屋頂在日久失修之下都塌了下來,畢竟冬季的雪和4月的雨仍然是土房子的大敵,可幸清真寺還相當完好。沿四通八達的小路一直向上走,來到廢墟的頂部,看着清真寺高高的塔,映襯在對面一片遠山前,很有滄桑美。
相信不用多久,大自然就會把這古鎮回歸大地,多少有點唏噓,惟波斯人可靠、友善和樂助的性格,為旅程帶來恆久的美麗回憶。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護照須簽證,費用603港元起,查詢﹕en.hongkong.mfa.ir
機票﹕香港來回伊朗首都德黑蘭,可乘泰航或Air Asia,分別中轉曼谷或吉隆坡,經濟艙每位約4300港元起(連稅及附加費)
匯率﹕伊朗貨幣為Rial,伊朗大城市內的找換店匯率較佳,1美元約兌34,500 Rial
交通﹕亞茲德有長途大巴連接多個城市如伊斯法罕(Isfahan)和設拉子(Shiraz),距離德黑蘭約8至9小時車程。遊Meybod、Chak Chak和Kharanaq,最方便透過本地遊安排。導遊Behnam友善細心,英語流利,可聯絡behnam470@gmail.com或Facebook﹕BehnamYazd
住宿﹕Silk Road Hotel 位於亞茲德舊城的心臟地帶,毗鄰多個名勝包括市集和清真寺,網址﹕www.silkroadhotelgroup.com
基斯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racksofchris
文、圖﹕基斯
編輯﹕梁小玲
lifestyle@mingpao.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