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2025年9月6日星期六
保育鬼節,與這代人有關
›
【明報專訊】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盂蘭節是為這代人而設? 踏入農曆七月,陰間鬼門關大開,但陽間的盂蘭盛事卻面對保育危機。盂蘭勝會雖早在2014年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每年在各區此起彼落,但近年風光及規模明顯不及以往,尤其是籌備者年歲漸長,青黃不接。在2024年,盂蘭勝會申請...
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藏文寫本《般若經》回流
›
【明報專訊】中國海關昨日通報,拉薩海關所屬普蘭海關近日完成「漂流」在境外的國家一級文物《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會》(漢譯名)入境監管工作。 普蘭海關近日完成國家一級文物《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會》(圖)入境監管工作,該批文物共計12函,保存良好,因其獨特的書寫及繪畫藝術,具極高文物價值。...
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請槍與作弊的社會成本
›
【明報文章】近日一宗由中學生研發並獲多個創科獎項的AI(人工智能)項目「藥倍安心」,陷入「請槍」爭議,風波仍未平息。巧合之下,馬會近日舉辦「融馬.同行」填色繪畫比賽,參賽作品按年齡組別於網上展覽及投票。當中,幼稚園組別的畫功尤其出眾,有人還用到滴流畫風格,充滿藝術性。 兒童繪畫比...
2025年7月26日星期六
人是儀式的動物
›
【明報專訊】為什麼人類這麼重視儀式?從輕鬆的飯前舉杯碰聲,到嚴肅的死別默哀,這些看似無實際功能的行動,為何總能牽動我們的心靈,甚至構成我們生命經驗的重要部分?
2025年7月22日星期二
同性伴侶平權的法理與憲制考量
›
【明報文章】7月10日特區政府將《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闖關,希望藉此在港確立「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機制」,以滿足兩年前終審法院於「岑子杰案」判決中提出的「替代框架」(alternative framework)要求。然而該法案左支右絀,立刻遭到多方抨擊...
婚姻制度的關鍵功能和公共意義
›
【明報文章】不少人以為婚姻只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人選擇,是純粹感情上的結合,但事實並非如此。單是婚禮也不止兩人之事——需要去政府登記和註冊,也需要在見證人面前宣誓。政府、登記官、見證人,婚禮中涉及的全部都是「第三者」。 在現代法律與政策體系中,婚姻涉及一套社會制度。它對兩個人關係的承...
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
黃大仙區牛池灣村:三級歷史建築萬佛堂
›
【明報專訊】黃大仙區牛池灣村將重建為2700伙公營房屋,三級歷史建築萬佛堂可原址保留及活化,惟香港歷史文化推廣平台「尋思我城」本月初發現,有建築工人將萬佛堂內家具搬出門外,疑被棄置。土拓署回應本報查詢稱,承建商當日將部分家具暫時搬離,以準備展開文物保育工作。有學者指出,萬佛堂內有...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